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7日,记者随团到广西南宁开展劳务品牌专项调研,先后走访南宁市就业创业文化公园、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等多地,用镜头与笔触记录下当地劳务品牌建设的实践成果。
高位推动筑根基,政策红利惠民生。南宁将劳务品牌建设作为稳就业核心抓手,构建起“政策引领、制度保障、资金支持”的全链条扶持体系。“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劳务品牌奖补资金1870万元,通过示范创建、技能提升等“五大行动”,形成市、县两级培育体系,为38个自治区级劳务品牌示范项目筑牢发展根基。据介绍,全市劳务品牌已培训16.18万人次,带动就业15.3万人,实现“树品牌、带就业、强经济、富百姓”的综合效益。

锚定特色铸品牌,技艺赋能强产业。南宁推动劳务品牌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同频共振,培育出“南方月嫂”“南宁老友粉师傅”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南方月嫂”品牌代言人莫永芸的工作室堪称人才摇篮,她带领团队开展阶梯式培训,累计培育学员6万余人,带动就业5万多人。“现在雇主都认专业证书,我们的培训就是让学员凭技能站稳脚跟。”莫永芸道出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精准适配育人才,产教融合助升级。紧扣产业发展脉搏,精准培育制造工匠、数智工匠、铝业工匠三大制造类劳务品牌,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建设,当地已定向培养相关人才2.6万人次;借助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中心建设机遇,电子信息领域技能人才储备超6000人次,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南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毛永幸坦言:“经(学校)系统培训的学员,薪资普遍比未培训人员高一些。”

品牌引领促循环,产业就业双向兴。劳务品牌的力量在产业发展中持续发酵,“横州茉莉花茶师”品牌不仅让茶师们凭手艺致富,更带动茉莉花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80亿元,推动产业与就业双向赋能,走出了一条“以技艺塑品牌、以品牌兴产业、以产业促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王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