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曾容英 姜界峰 通讯员 祝有慧
《 广西日报 》( 2025年11月16日第 001 版)
辉煌“十四五” 壮美新答卷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曾容英 姜界峰 通讯员 祝有慧
11月15日清晨5时30分,广东东莞的街巷还笼罩在薄雾中,陆迅已经在自家餐饮店里忙碌起来。熬煮高汤、准备配料,每一个步骤都娴熟利落。
“粤桂劳务协作改变了我的命运。”陆迅感慨地说,2012年,他通过粤桂劳务协作春风行动招聘会前往东莞务工,慢慢掌握了一门技术,如今有底气留粤创业了。
从最初的劳务输出到如今的全方位协作,粤桂劳务协作已走过30多年,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劳务品牌逐渐打响,惠及众多像陆迅这样的劳动者。
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实现就业无缝对接
如何从新手学徒变为一名数控老师傅?11月13日,东莞市永锵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易金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由得感叹时光飞逝。
13年前,专科毕业后的易金明前往东莞进厂务工。初入社会的他并不顺遂,先后辗转广东多地。“做得不喜欢就换,到处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易金明回忆,2015年,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主动联系了粤桂协作工作队。
这次尝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他们建议我学一门技术。”在工作队的推荐下,易金明进入东莞市永锵机械有限公司,从学徒起步学习数控技术。在这里,公司不仅包吃住,每月还发放近2000元的工资保障基本生活。卸下生活负担的易金明,全身心投入到技术领域的探索中。
“学好之后每年涨一点工资,现在每个月到手1万多元。我买了台代步车,对于房子自建还是买,再考虑考虑。”交谈中,易金明笑声爽朗,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从1992年起,广西在广东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设立劳务管理处,开启有组织劳务输出,并先后建立起自治区、市、县三级劳务工作站,形成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的服务网络。“十四五”时期,两省区各级人社部门对接4169次,广东动员28.21万家企业提供1549.58万个岗位信息,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620场,促进170万人次外出务工。
“通过深化省际部门联动,我们摸排了广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需求和广东省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加强‘点对点’送工服务精准度,共同搭建劳动力赴粤就业‘连心桥’。”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芊介绍,今年全区已组织“点对点”专车专列3578车次,输送11.06万人次返乡返岗务工,输送7.28万人到广东务工。
从单向输血到协同造血,拓宽就业新空间
11月6日,在崇左市天等县迎丰制衣就业帮扶车间里,缝纫机的“嗡嗡”声此起彼伏。言兰秀正在工位上熟练操作机器,脚踩踏板、飞针走线。
“这份工作离家近,既能获得收入补贴家用,又方便照顾家人。”工间休息时,言兰秀笑着对记者说。2019年,在外地务工的她辞职回乡后便入职车间,通过转岗培训,月收入从原来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
帮扶车间的建立,得益于粤桂协作的“1+1+1+N”模式创新。该模式通过开展跨区域产业合作,引导和鼓励广东企业到广西投资兴业,建设粤桂产业园区、实施“一县一园”、培育“一县一企”,持续共建N个就业帮扶车间,并重点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产业园区周边、街道社区等地建设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帮扶车间,推动“湾企入桂”项目落实,以产业发展带动就地就近就业。
粤桂劳务协作的深化,不仅体现在劳务输出上,更体现在产业带动上。
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园通过引进广东食品加工企业,带动当地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培育了完整的产业链。目前,螺蛳粉产业带动就业超过30万人。
近年来,通过粤桂劳务协作共建“一县一企”、帮扶车间、产业园区“三大平台”,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两省区在桂共建“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59个、帮扶车间417个、产业园区125个,带动就业15.6万人,将传统的“输血式”帮扶转化为“劳动力增值—产业升级—区域共富”的“造血式”发展,为全国区域协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市场运作范式。
从技能赋能到品牌引领,构筑高质量就业路
粤桂一家亲。两省区不断深化合作,为企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质劳动力,推动群众就业从“有”到“优”的转变。
2022年,创新组建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设立就业公益基金,募集超2000万元用于技能培训补贴。目前,两省区已推动54所联盟学校与广东227家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式”培训,将培训合格的学员定向输送到企业上岗,实现“毕业即上岗”,帮助1.4万人实现技能提升和高质量就业。
蒲添慰便是受益者之一。2021年,初中毕业后,他来到桂林技师学院,成为首批乐业县“政校企安科讯订单班”的学员。学校、企业、个人三方签订培养协议,按照“工学交替”的方式完成技能型人才培养。
2023年,进入深圳企业实习的蒲添慰表现出色,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便升任组长,去年还被评为“盐田区潜力型工匠”。接下来他想提升一下学历,拿下大专文凭,“公司在这方面会给予相应支持,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广西积极推动“八桂系列”劳务品牌与广东“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粤系劳务品牌融合建设,共同开展劳务品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负责人介绍:“我们与广东家政企业合作,引入先进的培训标准和管理经验,学员毕业后可直接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工资不低。”
据统计,全区累计开展“八桂系列”劳务品牌相关培训71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超100万人。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务人员,不仅就业稳定性强,收入水平也显著提升。
随着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南宁举办,广西劳务品牌建设迎来新机遇。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工人们正在精心布置展台,这里将集中展示粤桂劳务协作30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借此机会,我们要推动劳务品牌从粗放输出向精细培育升级。”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专列飞驰到产业扎根,从技能赋能到品牌崛起,粤桂两省区将进一步完善劳务协作长效机制,深化“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推动劳务协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