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秋意正浓,柿叶翻红。作为“月柿之乡”,平乐县是全国最大的柿饼销售集散地。每年丰收季,金黄的柿子挂满枝头,柿子林中,果农们踮脚、转剪、接果,一套动作娴熟流畅;加工过程中,晾晒、削皮、揉捏,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交易市场上,柿饼、冰柿、柿子醋等产品丰富多样,映衬出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和美的丰收画卷。

11月3日,平乐县2025年平乐柿子丰收嘉年华暨“黄金柿饼”新品发布会在桥亭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电商代表与本地企业、柿农齐聚一堂,共谋盛“柿”。在这场产销对接、合作共赢的盛会中,平乐县人民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开展精准“靶向”普法,为柿农、柿商送上精选的“法治大礼包”,为柿饼全产业链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以司法之力护航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气氛热烈,法院干警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与柿农、柿商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柿子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情况,针对生产、销售中常见的买卖合同、劳务争议、网络销售等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其中蕴含的法律要点,并针对性提出法律建议,提醒大家要诚信经营,遵纪守法,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买卖交易最好白纸黑字签订合同,还要保存好交易单据、转账记录。”
同时,法院精心选编了月柿全产业链买卖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宣传资料,并发放《致柿农、柿商朋友们的一封信》,针对买卖合同纠纷中常见的定金问题、违约问题、结算问题、证据留存等方面进行详细普法,提醒大家在交易过程中要树立法治意识,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并保存好交易证据,发生纠纷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法院干警到柿子林为柿农普法。


“法官到家门口普法,真的太及时了,讲的典型案例是交易中经常遇到的,对我们很有用!”此次普法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成效显著,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平乐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身处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主动将司法服务融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大局,通过巡回审判、先行调解、普法宣传等多种途径,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为柿子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与助力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来源丨平乐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