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戴上AI眼镜,不用低头翻页,和东盟嘉宾交流时更显从容。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一款科技感十足的AI眼镜意外“出圈”,成为现场热议的焦点。
这款眼镜的研发者,是广西本土高新技术企业迈越科技。“从图纸设计到成品落地,其间最担心的就是研发资金跟不上。”迈越科技财务负责人黄玉华说,“关键时刻,税务部门的‘靶向服务’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2024年至今,我们已享受加计扣除2000余万元,这笔钱直接投进了AI算法优化,让眼镜的语音识别准确率显著提升。”
南宁市良庆区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平台,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税务人员主动上门讲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着重辅导企业研发行为边界鉴定、研发费用归集、票据凭证梳理等业务,引导企业合规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护航企业合规经营。
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及时雨”,到纳税服务的“直通车”,南宁税务以“精准、智能、长效”的服务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广西北投声远科技股份公司是一家以产品研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专注为政法、政企、教育、交通等领域提供“人工智能+业务场景”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相关政策专业性较强,如何准确归集研发费用、区分生产费用与研发费用,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在公司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阶段,南宁市良庆区税务局针对以上问题,“税收优惠直通车”服务精准上线,专人对接讲解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助力技术快速落地变现。
该公司财务杨小云算了笔“优惠账”:“2024年,我们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50余万元,资金周转效率大大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被成功打通!”这笔节省下来的资金,被公司用于AI智编系统等技术的深度研发。
在税惠政策的持续护航下,越来越多科创企业加速成长。南宁一家专注芯片设计研发与销售的小微企业财务负责人王先生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业务时,收到了“科创小微企业政策大礼包”的智能弹窗。“里面清晰列着‘六税两费’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等政策,还附了申报指南,我们不用跑大厅,在线上就完成了申请,今年已减免税费近20万元。”王先生说,这笔钱被用来聘用核心技术人员,“有了稳定的团队,我们才能安心搞研发。”(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通讯员李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