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B1标(简称“环北B1标”),肩负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城乡供水、服务农业灌溉的重任,更是支撑“一带一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民生水脉、发展水源。
自项目启动以来,环北B1标党支部锚定“红帆引航水润民生”品牌,构建“七航”工作核心体系,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动能,把政治引领落到施工难点,蹚出“融产增效”新路径。
联建聚力,汇聚协同“攻坚流”。党支部依托联合体管理机制,创新“五联党建”模式,联合地方政府、参建单位开展阵地共建、教育联抓、质量提升教学等活动,实现党建资源与施工技术双向流动。针对征地拆迁难题,党员牵头攻坚,30天内完成永久用地100%征地,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新格局。
融产增效,打造质效“硬标杆”。党支部深化“党建+”模式,以“党建+安全”“党建+技术”“党建+新质生产力”为载体,筑牢全链条安全质量管理屏障。组织青年员工开展水利安全管控、隧洞质量标准化研学,破解生产难题。目前,项目已攻克5公里隧洞施工技术,推进14项四新技术研究,申报5项集团A类课题、2项发明专利及1项实用新型专利,安全质量与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红色引擎,培养攻坚“生力军”。党支部以“学用贯通、战训合一”构建“三维立体”培养体系,依托“鸿鹄计划”靶向育苗,搭建“青年先锋说”等实践讲台,党员骨干围绕涌水突泥等难题开展案例教学。设立“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在防汛抢险、技术攻坚中锤炼队伍,累计攻克12项施工难题。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黄俊锋、覃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