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2日,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内,游客通过“刷脸办”系统完成预约后,经“人工+快捷”双通关通道有序出入境,中越双语导览屏实时更新游览信息,一派便捷有序的跨境旅游景象。
作为我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该合作区自2024年10月15日正式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出入境旅行团2937个,服务游客44917人,实现“零差错、零发案、零脱团、零滞留”的“四零”目标,成为中越边境文旅融合与友好交流的重要窗口。
飞瀑流虹处,一步跨两国。严艺莲 摄
合作区运营以来,广西大新县持续优化跨境旅游服务,推进通关与接待服务便利化升级。全国首创的“刷脸办”办证方式,让游客通过“桂警通办”小程序即可完成预约认证;推行越方整团游客“免采指纹、免盖验讫章、免填入境卡”措施,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同时,合作区将每日跨境游客限额从500人提升至1000人,开放时间延长至9:00—18:00,团队在对方一侧游览时长增加至6小时,进一步释放跨境旅游潜力。
依托德天跨国瀑布5A级景区资源,合作区已举办壮锦国潮新品发布会、中越边民山歌会、跨境跑等特色活动20场,吸引超8万人次参与。在53号旧界碑周边,中越双方正推进文化广场建设,计划打造中越友谊展示馆等设施,让游客在领略喀斯特山水风光的同时,沉浸式感受边境文化交融魅力。“既能看跨国瀑布,又能和越南友人对山歌,这样的体验很特别。”广东游客陈女士说。
跨境旅游的红火,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动能。合作区联动明仕田园“半日跨境·半日田园”的经典线路,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同比增长35%,2.8万余名村民通过民宿经营、景区就业、农特产品销售实现增收。
据悉,《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中方)规划修编(2024-2030年)》已进入报批阶段。未来,合作区将进一步深化中越协作,推动“凭身份证游览双方广场区域”等便利措施落地,打造中越文化旅游合作示范项目和地标性景点。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严艺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