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洪峰上的坚守与担当

来源:广西云2025-10-11 14:36

  洪峰上的坚守与担当

  ——广西水利部门科学调度力战洪水守护郁江流域安全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 映 通讯员 骆远柱 覃士合

  《 广西日报 》( 2025年10月11日第 004 版)

  狂风暴雨洪流恶 抢险救灾众志坚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周 映 通讯员 骆远柱 覃士合

  10月5日以来,台风“麦德姆”强势影响广西,成为1951年以来10月份登陆广西强度最强的台风。更严峻的是,它与前期台风“博罗依”仅隔两日,形成强烈叠加效应,全区防汛形势陡然升级。

  10月8日20时,南宁市水利局紧急报告:江北防洪堤二坑口外江泵站停车场出现两处塌陷,内江爬梯下方人行道出现坍塌,浑浊江水涌出。

  汛情如令,抢险刻不容缓。“立即会商!启动预案!”自治区水利厅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专题会商,迅速派出两支专家组奔赴现场,以最快速度展开处置。

  与此同时,应急调度指令同步下达:南宁上游老口航运枢纽出库流量削减2000立方米/秒,下游西津水电站加大泄洪尽快将坝前水位降低至59米,邕宁水利枢纽保持敞泄。会同水利部珠江委紧急会商,自10月9日8时起,将百色水利枢纽出库流量削减1500立方米/秒,将大藤峡水利枢纽出库流量再减少1000立方米/秒;通过上下游“一拦一泄”,精准调控,南宁城区水位逐步下降,为隐患处置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战斗中,水利专家以智慧与汗水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

  “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对塌陷部位进行全面封堵,目前封堵物已基本填平塌陷路面,堤防主体工况基本稳定。”现场指挥的专家介绍道。

  针对江北大道爬梯下方坍塌,抢险人员争分夺秒抛投大块石、混凝土块。至10月9日4时,坍塌处成功封堵;10日上午,堤外堤脚原封堵处无变化,情况基本稳定;堤外堤脚原封堵处临近上游侧发现的漏水通道处理基本完成,情况基本稳定;10日15时,堤外堤脚原封堵处往外江方向发现旋涡,距离原封堵处约5米,已采取棉被包裹沙袋装进铁笼和树枝结合的方式,通过动力舟桥抛入旋涡点。目前堤坝主体结构稳定,风险可控。

  面对复杂汛情,自治区水利厅滚动开展会商推演,对郁江流域百色、老口、西津、大藤峡、那板等15座水库水电站实施科学精准调度。通过“预泄腾库、拦洪错峰、梯级联动”,最大限度发挥水库群防洪减灾作用。

  从10月9日零时至17时,南宁上游老口航运枢纽出库流量减少2000立方米/秒,下游西津水电站闸门全开,加大泄洪力度。百色水利枢纽、大藤峡水利枢纽同步响应,削减出库流量,为郁江南宁段水位控制赢得宝贵时间。

  百色水利枢纽作为关键节点,10月7日11时起将入库流量从4500立方米/秒削减至1810立方米/秒(降幅60%),助力百色市城区7日19时退至警戒水位以下;7日21时起按不大于1400立方米/秒控制,8日10时起进一步降至900立方米/秒,9日9时再减至700立方米/秒,待水位升至228米后保持出入库平衡。

  老口航运枢纽10月9日零时起减少出库流量2000立方米/秒,3时起维持1万立方米/秒出库;西津水电站、邕宁水利枢纽保持敞泄。那板水库10月6日已拦蓄洪水1.23亿立方米,降低宁明县城洪峰水位2米以上;那吉、鱼梁、金鸡滩等梯级水电站尽量拦洪,形成梯级防御体系。

  在这场与暴雨洪水的较量中,广西水利、水文部门强化监测预报预警。10月5日以来,滚动开展水情分析预测,共发布洪水预警81次,洪水预报51站次,各类水情服务信息专报210余期,编发重要水情短信67万余条,通过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发布全网短信9次。

  “我们还利用山洪平台向责任人发送实时预警短信,通过电话和智能语音电话多次‘叫应’。”自治区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为防汛工作赢得广泛群众基础。

  “每厘米水位的下降,都是科学调度与一线坚守的合力。”通过水利部门的联合调度,流域水库群充分发挥拦洪滞峰作用,成功将郁江南宁段水位控制在75.86米(10月9日17时)以下长达13小时,涨幅不超过25厘米,比原预报76.5米降低0.64米,为现场争取到13个小时以上的水势平缓抢险窗口期。

  洪水正缓缓退去,但坚守并未退潮。此刻的郁江两岸,基层巡查仍在继续,水文站的监测灯依旧明亮,水利值班室电脑屏幕上的调度方案不断优化。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