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
10月8日19时50分,在洪峰即将过境的关键时刻,南宁市应急指挥部的监控屏幕上,邕江北大桥右侧堤外停车场二坑泵站突然出现一处陷坑。
“危急关头,党员不扛谁扛?”有着20多年党龄的南宁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救援科科长张震席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水利专家研判、调度大型机械和砂石料、统筹各类救援力量……他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尽管声音因连续熬夜而沙哑,目光却依然坚定。“党员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在极限压力下得到充分体现。”指着灯火通明的作业面,张震席对记者说。
加固堤坝,刻不容缓!从专家会商到应急调度,从封堵陷坑到群众转移……一夜之间,南宁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市委部署要求,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坚守一线,在抗洪抢险最前沿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红色堤坝”。
闻“险”而动,争分夺秒!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派出的79人队伍格外醒目。他们基本由党员组成,并在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抢险一线高高飘扬。截至10月10日下午,这支专业力量已高效完成2500多立方米砂石骨料的抛填任务,成为此次处置险情的中流砥柱。
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出动人员1000多人次、车辆200多辆次,消防救援队伍的党员始终冲锋在前,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洪峰浪尖得到充分彰显。
南宁市公安局全警动员,把抗洪抢险秩序维护和安全隐患排查作为当前第一要务,广大党员民警用行动诠释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位79岁的老党员不顾天气炎热和年迈之躯,坚持与大家共同奋战在抗洪一线。他的身影,是所有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激励着现场每一位抢险人员。
10月9日22时许,筑塌陷坑洞完成渗水通道封堵,显著提升堤坝整体稳定性,在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洪峰过境期间确保了南宁市主城区堤防安全。
坝上是争分夺秒的抢险攻坚,坝下是昼夜不停的暖心守护。
西乡塘区新阳街道办和社区的近200名工作人员对辖区4.4公里的大堤路段开展24小时看守和巡查,党员全员上阵、守护群众安宁。“我们对这一带最熟悉,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在新阳街道北大南社区党委书记田晓洁看来,挨家挨户解释险情、耐心劝离围观群众、开展巡堤查险,已成为连日来基层党员干部的日常,“尽管连续奋战很疲劳,但是我们还挺得住!更令人感动的是,很多居民自发送来物资,这份守望相助的情谊,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西乡塘区党员干部接力搬沙袋,在烈日下筑起一道“彩虹防线”。(周军 摄)
“危难时刻,群众看党员,党员看组织,党组织就是冲不垮的堤坝!”江南区组织4000多名党员干部尽锐迎战、冲锋一线,不间断地加强巡堤排险、转移群众、监测水情等工作,筑起坚固的红色防线。
“守堤就是守家!福建园街道依江而建,辖区有约13.6公里的沿江岸线,是防汛压力较大的区域之一。我们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在10个重点区段进行24小时轮班巡查。”福建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缀文在巡堤查险的间隙对记者说。
“汛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我们多一分坚守,下游群众就多一分安全。”这不仅是口号,而且是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
坚强的组织后盾,是打赢防汛硬仗的关键支撑。近期,南宁市委组织部及时从代市委管理的党费和中央、自治区下拨的党费中,划拨111万元专项资金给12个县(市、区)和市属相关党工委投入防汛救灾工作。
这笔带着组织关怀和温度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慰问奋战在防汛救灾第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慰问因受灾严重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以及修缮因灾受损的基层党员教育设施。南宁市各级组织部门还从本级管理党费中落实配套资金、及时划拨给基层,为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对洪水冲击,党旗始终在邕江两岸高高飘扬。从应急管理到水利枢纽、从社区街道到农村基层,南宁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
来源 |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韦静
通讯员| 郁钟华
编辑:韦玮
校对:汪峰屹
责编:唐秋艳
值班编审:卢超 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