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多少次唤醒才能让他迷途转方向,多少次勉励才能让她扬帆再启航……”清晨,《金鸡向阳》的旋律伴着朝阳在广西桂林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下称“戒毒所”)回荡,歌声里满是戒毒民警的坚守与戒毒学员重生的决心。
面对毒品诱惑与“戒—吸—戒”的循环困局,戒毒所以精准矫治破题、用温情帮教暖心、靠全民禁毒筑防,在桂林山水间谱写禁毒为民乐章。
精准矫治:分级施策破复吸难题
“戒毒如治病,找不准病灶,再好的药方也难见效。”所长张文介绍,为打破“一刀切”困境,戒毒所探索“三步走”精准矫治法:第一步“望闻问切”,学员入所后民警即开展“一对一”摸底,梳理吸毒史、复吸诱因等信息,建立标注“症结”的“个人矫治档案”;第二步“分级归类”,推行“红、橙、黄”三色管理,对应高、中、低风险学员,匹配差异化管教策略;第三步“因材施教”,直击学员痛点。
同时,戒毒所以文化浸润心灵、技能赋能重生。2024年打造“陈继文文化戒毒工作室”,提炼“文化戒毒1286工作法”,将书画创作融入矫治,让笔墨成“心灵良药”。戒毒所还联合学校开设职业画师培训班,学员李某掌握技能后重拾信心:“以后能靠手艺谋生,再也不碰毒品。”
温情帮教:用信任点亮新生
“学员入所时都上了心锁,对未来失望,对世界抵触。”民警陈继文深知,心瘾比身瘾难戒。戒毒所以尊重为钥、温情为光,打开学员心门。
王某入所后因妻子提离婚抗拒管教,政委付正华多次沟通,细数王某转变,最终劝其妻子撤销离婚诉求,王某感动道:“是戒毒所挽救了我的家!”出身优越的阳某因好奇吸毒,入所后冷待民警,民警从共同话题切入,还多次登门劝说其父亲,当父子相拥时,阳某敞开心扉:“这里不是牢笼,是帮我找回自己的地方。”
为巩固成果,戒毒所建立“出所回访长效机制”,近3年回访400多人次,解决就业、心理难题150余件。曾身家千万的蒋某,在民警帮助下重开建材公司,常回所现身说法:“只要有决心,没有戒不掉的毒!”
全民禁毒:织密社会防线
“禁毒不是一家之事,更不仅是墙内的事。”戒毒所打破高墙界限,将矫治与防范结合。
每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戒毒所开放日热闹非凡:学员与民警演绎《为爱重生》《迷途返航》,VR体验、书画展示让市民震撼。针对未成年人,戒毒所开展“拒绝毒品、青春无悔”教育,组织桂林市第二十中学师生参观。民警还主动“走出去”,到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为1200余名学生讲解“奶茶粉”“跳跳糖”等新型毒品,普及防范知识。
依托两大教育基地,戒毒所联合多警种开展“一站式”普法。2023年以来,多堂“每日课堂”课件获评公安部监管局精品课件,收到普法心得近4000份。张文表示:“希望‘远离毒品’成为每个人的自觉。”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曹长青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