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2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防城港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752亿元提高到2024年1168亿元,前四年平均增速达8.1%,高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3万元提升到2024年的近11万元,多年保持广西第一。
据介绍,防城港市构建以钢铁、有色金属、能源、食品医药、新材料为核心的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防城港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九年排全区第一,2023年成为广西第一个产值超两千亿元产业园。
防城港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孵化,加快建设具有防城港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钢铁全行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是广西第二个拥有单个千亿级产业的设区市;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实现了广西海上风电零的突破。在发展的过程中,能耗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2024年规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3%,“十四五”期间累计下降率达11.43%。
与此同时,防城港市全力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打造“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客货两畅”铁路网,加快海港口岸大动脉建设。“十四五”期间,防城港市建成并推动对外开放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其中20万吨级码头5个,创历史之最。目前全市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59个,港口吞吐量2025年预计将超过2亿吨,比2020年增长将近1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十三五”末的709.6亿元到2024年的1282.1亿元。
“十四五”期间,防城港市坚持改革破题、开放赋能,积极推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多次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国家级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全国首个跨国区域集采平台——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全区首个食品药品审评查验分中心投入运营。打造中越跨境医疗救治机制——“1369生命直通车”,累计抢救、治疗转移出入境患者6万余例,已在广西边境“三市八县”复制推广,东兴口岸、峒中口岸持续扩大开放,获批东兴产业园区、钦防产业协作园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防城港片区等多个国家级改革开放平台,入选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金融改革实现新突破。
作为边疆城市,防城港市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的体制。实现一村一政法专干,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五融”促“五建”深化“五个家园”建设,获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新实施“四级书记联动”机制,打造“海边山党旗红”党建品牌,建成全国首个既沿海又沿边的海上党支部。全力守好了祖国“南大门”,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巩固发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王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