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广西百色市田东县那拔镇党委秉持“党建引领、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理念,推动全镇23个农村党支部突破“会议室学文件”传统模式,将主题党日活动与乡村振兴需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度结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实现“纸上理论”变“脚下行动”“党员活动”变“惠民实事”,显著增强活动实效性。
那拔镇党委推动各农村党支部将主题党日现场从村委会会议室转移到群众需要处,让党员在实践中淬炼党性。福星村党支部结合棋盘滩景区发展,组织党员开展“擦亮景区底色”环境卫生整治,清理杂草、垃圾和乱堆杂物。此前游客常反映景区环境不佳,整治后环境改善、吸引力提升,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12%,村民黄大姐表示,景区附近香茅草、山茶油等农产品平均销量较以往增加1000元。六柳村则将主题党日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聚焦酸笋产业。该村虽有竹笋资源与传统腌制手艺,但曾因缺组织、少渠道难以规模化。党员在主题党日研讨后整合资源,动员村民集中作坊,利用闲置校舍建加工基地,争取“粤桂帮扶资金”升级扩产,还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直播带货”模式,培养党员主播。9月1日专场直播两小时,售出酸笋805瓶、销售额8065元,2025年该村集体经济预计收入超60万元。
“主题党日实效如何,群众笑脸是最好答案”,这是那拔镇各村党支部的共识。他们围绕村屯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办实事。六洲村甫老党支部在主题党日征集到“完善甫老屯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后,立即研究方案,党员分头申请资金、联系供应商,党员干部带头施工,带动村民参与,形成建设热潮。最终,屯内坑洼地面得以硬化,加装了照明路灯,环境与功能同步提升。那拔村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开展“民情走访”,党员分片包户了解需求,得知部分老人行动不便、医保报销繁琐后,主动代办,累计为20多位老人解决难题。
主题党日的“两变”,拉近了党群距离,激活了乡村发展“红色引擎”。今年以来,那拔镇各农村党支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累计整治景区环境4处,修复产业路8公里,完善村屯建设、饮水管网等设施11项,带动500余人次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那拔镇党委书记梁晴雯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主题党日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让每次主题党日都成为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加油站”,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实际成效。(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 周章师 罗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