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1日,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在京组织召开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阵地》看片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西广播电视台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多家重点网络视听平台、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共同参会。
看片会现场播放了电视剧《阵地》片花集锦,该剧主创团队代表分享了创作背景与心得,网络视听平台代表畅谈观剧感受,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也从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度点评。
该剧总制片人严从华介绍:《阵地》以“文化抗战”为叙事主线,聚焦夏衍、郭沫若、田汉、巴金等200多位文化名人,在民族危亡时,毅然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文化战线,以笔墨作刀枪,激发全国人民抗战热情,投身抗战。该剧剧情张力十足,演员阵容强大、制作水准精良,力求让观众沉浸体验那段峥嵘岁月,进而致敬先辈风骨,传承历史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何天平认为,电视剧《阵地》的推出,具有行业引领价值和突破意义。其创新了艺术表达,在填补题材空白、地域风格呈现与社会影响延伸等方面表现出色,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树立了精品剧作新样态,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创作方法。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认为,该剧填补了全景式展示文化抗战电视剧的空白。它刻画了抗战时期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传统文人转变为救亡图存的文化战士的精神蜕变,不仅传递出文化抗战的巨大能量,更深刻折射出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文化基因。通过对知识分子群像塑造和思想转变的细腻刻画,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和媒体代表一致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不应止步于“应时”和“应景”、“数量”和“规模”,更应通过扎实的叙事与情感连接,让历史照进现实,发挥文化启迪作用。电视剧《阵地》以文化人抗战为视角,手法新颖、代入感强,在还原历史的同时关照当下,深化了观众对文化安全与文化自信的认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滨夙表示,电视剧《阵地》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精心打造的重点剧目,也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文化抗战”主题的重要影视实践。该剧通过回溯1938至1944年间,周恩来、李克农、夏衍等共产党人团结带领桂林文化名人以笔为戈、以舞台为战场的感人故事,构建回望抗战历史的新视角,拓展了抗战叙事的表现形式。
该剧将于近期播出。 (部分来源于:振兴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