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日,首个全国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动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此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元的科普形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走近群众,助力高水平创新型广西建设。
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施行,原“全国科普日”升级为“全国科普月”,标志着科普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次八桂科普大行动聚焦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等内容,组织开展“一个主场活动、十大联合行动、百场重点活动、万名科技工作者讲科普”系列活动,以公众可观可感可参与的方式打造“八桂科普嘉年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王维平在致辞中表示,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广西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在阵地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仍需正视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的现实。他提出三点希望:深刻把握科普战略地位,筑牢创新发展根基,强健发展之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科普服务供给,激发全民之智;共建新时代大科普格局,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点燃科普之光。
此外,本次主题科普活动在广西科技馆一楼展览中心举行,现场设置AI+空间、智慧田园、智造城市、智护安康、科技资源科普化、文创天地6个板块,通过实物演示、屏幕投影、虚拟技术以及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人工智能、无人机、智慧农业、消防安全以及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知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将深度结合开学季,持续开展一个月。
据悉,广西各设区市将陆续举办市级主场活动,在全国科普月期间推出系列活动,上下联动共同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潘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