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以赛为媒,AI智“绘”北海文旅新图景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北京赛区一线观察(上)
7月30日至31日,北海跨越山海、奔赴北京,在首都开启一场科技与文旅的盛宴,发出一份真诚而热情的邀约。
北海市领导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北京赛区的启幕仪式上表示,诚邀英才用AI技术重新定义北海的文旅资源,让沉睡的文化“活起来”,让美丽的风景“会说话”,让每一位游客都能享受更智能、更温暖、更个性化的旅行体验。
两天来,这场由北海市人民政府、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联合主办,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嗯噢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大赛,成功吸引了来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55个项目参赛。
赛场上,各团队纷纷亮出独门绝技,比拼新颖创意。热烈的赛事氛围,恰似首都盛夏炙热的骄阳,不仅点燃了参赛各方的热情,更激发出AI赋能文旅发展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初,DeepSeek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关注,掀起热潮。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的坚定号召,如重槌擂鼓,为北海指明前进方向。如今,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八桂大地。北海不甘落后,以先行者的姿态,成功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道路上迈出坚定一步。
为何会选择以大赛的形式推进?为何聚焦于文旅领域?又为何将赛事落地北京?
为何选择大赛?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的火热超过预期。截至7月30日,已有370余个项目报名参赛,涵盖应用创新、技术创新、东盟特色等赛道,得到了企业、高校的积极响应。
“在北京赛区赛事的行进过程中,我们从后台看到,仍不断有项目报名参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大数据发展局)四级调研员周景华表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是广西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的赛事之一,这既是北海落实自治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北海为广大“AI+”企业和科研人员搭建的创新交流舞台,旨在共同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以赛汇智、以赛引才、以赛育产。当前,大赛赛程已经过半,大赛的积极效应愈加凸显。作为此次大赛的承办单位,嗯噢哇网络科技旅游港数智化总经理郭继菁表示,大赛已显现“区域辐射效应”,全国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企业与高校团队的积极参与,让比赛成为最高效的“连接器”和“压力测试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郭继菁还特别指出,鉴于当下文旅产业AI化进程中存在的场景与项目匹配度欠佳的状况,本次大赛在评审环节将商业落地可能性以及与东盟的适配性,列为重要考量因素,占据较大比重。
“北海作为滨海城市,这次以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为抓手,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积极促进其落地应用,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举措。”北京赛区评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主任李舟军说,通过赛事可以汇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力量,不仅能为北海本地带来可落地的技术方案,还能吸引人才和产业资源,形成“以赛促研、以赛兴业”的良性循环,为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新的动力。
大赛不仅充分发挥了聚才引智的作用,更可喜的是,它让行业和民众对人工智能的感知度加速提升。“AI的使命在于惠民利民,通过大赛的形式,也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技术壁垒。”周景华表示,这次成功实践,为我们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增添了信心,北海将力争在新领域新赛道迎头赶上,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沃土。
为何聚焦文旅?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本次大赛为何聚焦文旅?
“北海的每一寸风景,都期待着科技的赋能。”嗯噢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金刚表示,北海有涠洲岛的碧海蓝天、红树林的生态奇观、银滩的浪漫风情,这些优质文旅资源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最真实的商业化土壤。
北京初赛现场,55个项目或基于技术创新,或着眼于场景应用,或从全域旅游出发,或聚焦于某一特定服务,充分展示其项目的理念、亮点和落地途径。“北海的核心优势在于滨海文旅资源,而人工智能在智慧服务、体验升级等领域能直接赋能文旅产业,这种‘特色产业+前沿技术’的结合,既避免了盲目跟风,又能让技术落地更有针对性。”李舟军表示。
北海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相应地,北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也迫在眉睫。“我们期待此次大赛的比赛成果能为北海文旅产业AI化发展插上翅膀。”市旅游文体局副局长韩云飞表示,比如,我们期待多语言大模型能够为北海与东盟出入境旅游市场的推广以及导游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期望通过人工智能,将北海海丝历史文化的独特景象广泛推广展示,以及期望借助人工智能,为亲子游、散客游的游客提供线路规划服务,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切实提升北海旅游品质。
为何选在北京?
北京,是本次大赛所设的三个初赛赛区之一。本次大赛包括参赛报名、初审评选、初赛、总决赛四个阶段。其中,初赛分为上海赛区、北京赛区和越南赛区三大赛区;总决赛将于今年9月在北海举办。
如今,上海、北京赛区的比赛均已圆满落幕。“北京是京津冀科技创新的引擎,这里汇聚了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央企总部,将赛区设立在北京,能够直接触达最前沿的AI技术团队,同时辐射带动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资源。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引领者,拥有活跃的资本市场、国际化技术生态和成熟的应用场景,在上海设立赛区,能够链接长三角庞大的产业集群和金融资本,辐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郭继菁说。
8月,大赛还将在越南拉开帷幕。北海和广西背靠东盟大市场,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深化,让人工智能之花在北海、广西绽放,在东盟结果,也是本次大赛的重要愿景之一。郭继菁表示,在上海、北京的初赛现场,他欣喜地看到,一些国内的项目也有在东盟应用的可能。郭继菁满怀期待接下来在越南的比赛。
“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北海,正循着广西人工智能发展的独辟路径,努力结出自己的果实。在北京初赛的现场,有参赛项目负责人坦言,希望借助赛事平台,得到在国际舞台展示的机会。据悉,本次大赛成果届时将亮相于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智汇北海、扬帆东盟。”文旅产业作为北海经济增长的“金色名片”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绝佳赛道。北海期待:AI的代码,能唤醒北海的千年文化;AI的算法,能让银滩的浪花更懂游客的心;AI的创意,能在东盟大地上开花结果。(韩丹)
来源:北海融媒
责任编辑:翟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