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AI破局文旅发展:从体验升级到价值深挖的创新路径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北京赛区一线观察(下)
我们致力于搭建“AI旅行社交平台”,让老外轻松玩转中国;
针对旅游行业存在的高峰期旅游资源冲突严重、人工调度无法应对高密度排程需求等痛点。我们致力于打造“懂错假、会优化、能进化”的智能行程调度平台;
……
7月30日至31日,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北京赛区现场,参赛项目聚焦文旅AI化,纷纷亮出运用AI赋能文旅转型升级的“法宝”,探寻文旅发展的AI新路径。
AI提升“精细化”游客体验
在“种草旅行”风靡社交平台的当下,越来越多年轻游客热衷于跨平台收集旅行灵感。比赛现场,哥大MY旅行团队推出一站式AI智能行程规划工具“旅行灵感收口机”,完美契合中国新一代游客习惯。该工具支持一键批量导入小红书、抖音收藏内容,系统自动识别地点与关键词,生成可视化地图并规划最优路线,还具备信息甄别、周边服务推荐及评价社区等功能。
北京赛区评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系主任李舟军认为,此类智能导览与个性化推荐项目,基于游客偏好精准匹配景点,引导深度的旅游体验,避免“走马观花”,让游客的体验更贴合需求,推动文旅从“观光”向“沉浸”升级。
AI驱动“高效化”行业运营
“我们的产品是AI客服智能体、智能体导购,可以解决商户客服专业性不足、人力成本高、即时响应弱等问题。”在北京赛区的现场,北京慧友远峰公司分享了其产品“定制智能体”并通过民宿客服智能体商业化案例,展现其服务过程。
李舟军指出,此次参赛项目中,诸多借助AI提升行业运营效率的案例值得关注,如景区智能管控系统可实时监控人流、预测峰值,降低安全风险与运营成本;针对中小文旅商户的智能服务,助力商户精准触达游客,提高经营效率。
AI深挖“深度化”文化价值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文旅文创设计研究师生团队带着《文物数字活化和创新课题》参加了高校组应用创新赛道,针对广西文旅出海提出创新构想。他们运用3D和4D高斯泼溅技术,大幅提升文博行业三维重建效率,优化数字博物馆与沉浸式展览效果,降低成本。
李舟军表示,文创类项目借助大模型等技术实现文旅内容数字化转化,可以提升文化传播效应。具体来说,比如用数字孪生技术,展示与推广北海旅游景区的风貌;用AI生成个性化文化纪念品设计,让本地特色文化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传播”,既保留文化底蕴又贴近年轻群体,助力文旅从“资源输出”向“价值输出”转变。
“这些项目本质上是通过技术打通‘游客体验、行业运营、文化传播’的链条,让当地文旅既‘好用’又‘好看’,还‘有内涵’。”李舟军表示,在文旅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北海主动布局“人工智能+”,既能提升城市文旅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也能为其他产业的智能化升级积累经验,是地方城市借助特色产业实现技术突破的有效路径。(韩丹)
来源:北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