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1日,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南宁市深化园区改革发展工作情况。
据介绍,南宁市积极促进产业园区改革发展,推进园区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园区发展取得新成绩。1—6月,南宁市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4%。
系统性重构园区空间格局。南宁市将产业园区整合为16个,集中优势力量为产业园区发展赋能。推动“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落地落实,1—6月东部新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2.2%,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核心增长极。
园区改革激发新活力。南宁市以“1+4”总体架构推动产业园区改革,出台1个市级总体方案、4个“一揽子”配套文件。有力有序推进五象新区、市管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开发区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园区管理机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职能,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开发运营等非核心业务,推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并探索建立与产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人事管理政策。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探索推行园区管理运营模式改革。
园区建设释放新动能。2024年以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9.71亿元,产业园区工程类、规划类、前期经费类项目获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专项资金1.24亿元,2家园区重点企业获得北部湾直接股权投资8000万元。
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南宁市深入开展大区招商、驻点招商,强化资本招商,1—6月,全市产业园区新签区外招商引资项目137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18个;围绕南A中心建设,“以投代引”推动重点项目特别是人工智能产业项目落地,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44个。常州远欧、皇冠储能、迈越科技等区外重点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太阳纸业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远景项目、新日电动车项目等重点项目投产。
园区产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不断丰富,列入广西人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总数量位居全区第一。2025年新增江南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南宁市累计建成4个国家级绿色园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 龙邦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