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桂林:为打造清廉政法机关提供纪律保障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桂林:为打造清廉政法机关提供纪律保障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7-31 17:57

  广西桂林,红土地,英雄城,红色遗迹与奇山秀水交相辉映。

  桂林市政法队伍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精神高地,严守党纪法规,以严明纪律打造清廉机关,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答卷,展示出与山水同美的形象。2023年,桂林市委政法委荣获全国“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称号。

  “政法机关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政法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我们为打造清廉政法机关提供纪律保障,让这支队伍坚定理想信念,纯正思想作风。”

  学习为先,筑牢精神高地

  “增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红军用生命铸就的湘江战役精神已化作后来者的信仰,标注着前进方向。事实证明,严明的纪律是胜利的保证!”在每年建党周年到来前夕,桂林市委政法委领导坚持以此教育和激励全委干部职工不忘初心、永葆革命本色和工作热情。

  学习导航思想,思想引领行动。纪检监察组积极配合桂林市委政法委班子抓好政法队伍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注重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铸魂育人,筑牢精神高地。

  “政法队伍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是祛邪扶正、维护安宁、护航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桂林市委政法委提升政治站位,注重队伍的政治建设、思想淬炼和精神塑造,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努力打造绝对忠诚的政法铁军。

  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党纪学习教育中,纪检监察组督促桂林市政法各单位借用红色资源,用先辈的清廉事例、红色家风等搞活正面教育。全市政法各单位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党纪为基本准绳,全面加强纪律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权威性严肃性。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政法队伍更加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砥砺忠诚,同频共振。在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公安干警表示将不忘初心,在秉公办案中践行宗旨。在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检察干警重温惊心动魄的历史,感慨红军的“坚定信仰、无限忠诚、钢铁纪律、敢于担当”。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法院干警回望历史,深刻感悟到对党忠诚、严守党纪是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司法干警组织重走长征路,加深了对“纪律重于生命”的理解。

  心无旁骛,与纪同行。桂林市政法队伍坚持把忠诚化于心、把纪律践于行,为党做事、为党争光,党的十八大以来涌现出全国先进集体147个、先进个人107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三里店派出所民警于伍生坚持做实事不出事,用200多万字“民情日记”记录群众需求,调解纠纷8200余起,没有任何违纪,被誉为“社区管家、群众亲人”。

  警钟长鸣,划好红线底线

  “打铁还须自身硬!”纪检监察组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打造清廉政法机关,锻造政法队伍的好品行和硬作风,执法才有底气、够硬气。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严明纪律才能让政法队伍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纪检监察组常鸣警钟,督促桂林市政法队伍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义务与权利等,划好红线底线,设置“高压线”,清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知行知止、令行禁止。

  以案促学,以案说法。纪检监察组以典型案例、反面教材等加强警示教育,警醒政法队伍“畏法度者最快乐”“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成为自觉。2023年以来,召开各类警示教育会议20余次,通报典型案例6批次,上廉政党课5场次,用“身边案例”警醒“身边人”,达到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作用,引导桂林市政法队伍进一步强信仰、严法纪,大兴务实、清廉、俭朴之风,公正、依法、为民、廉洁地用权。桂林市委政法委也适时组织旁听职务犯罪等案件庭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让干警严守纪律作表率。在一次旁听庭审后,一位干警深有感触:“这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违法犯罪的沉重代价,必须引以为戒、不蹈覆辙!”

  持之以恒地加强纪律教育,让严的基调、措施和氛围持续强化,让桂林市政法干警拒腐防变的防线更加坚固。桂林市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一定要把纪律规矩刻进骨子里,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守住道德底线,不破法纪红线。

  严而有爱,坚持防微杜渐

  据了解,2023年以来,纪检监察组把开展政法系统纪律作风专项整治作为“一组一专项”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借力桂林市委政法委每季度开展政治督察工作契机,以发现问题为导向,采取联合下发督查通报、谈心谈话、集体约谈等方式强化监督,开展各类监督检查8批次,下发督查通报7期,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推动政法系统纪律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去年以来,纪检监察组联合桂林市委政法委、驻市政法各单位纪检监察组相关人员组成7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和相关市直政法单位,开展政治督察3批次,创新探索县区政法系统主官带队互察互学模式,共走访基层政法单位473个,挖掘整理经验亮点19个,督促整改问题416个。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注重对发现问题的整改跟踪问效,督促驻在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问题真正解决。”

  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职能,把谈心谈话作为强化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和年轻干部监督的有效手段,聚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提醒、紧紧弦、敲敲钟,真正严管厚爱。2023年以来,他们联合驻在单位对30名基层政法单位班子成员集体约谈,对106名基层单位主要领导谈心谈话,与驻在单位相关科室分管领导、各中层领导干部一对一谈心谈话40人次,层层传导压力。

  “严是爱,松是害。防患未然、抓早抓小是对政法干警最大的负责和最好的爱护!”纪检监察组以爱的名义严格监督管理,及时纠偏正向。

  以上率下,起而行之。纪检监察组和桂林市政法各单位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坚持标本兼治,引领政法队伍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他们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纪检监察组推动桂林市委政法委建立完善多项制度,提升了派驻监督质效。

  走进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厚德”“持正守廉”等石刻格外醒目,时刻提醒干警保持操守、慎用权力、清正廉洁。该院特设的“清风茶室”仅有一张桌、几把椅,简洁温馨。干警需要‘拉拉袖子’时,会被请来喝茶醒脑”。去年以来,该院对20 多人提醒谈话,及时敲警钟、亮“红灯”。

  形象与山水同美,风采与时代俱进。有效的教育和有力的监督,确保了桂林市政法队伍心正行端,守底线、远红线、不碰“高压线”。资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原委员、第一检察部原副主任曹艳群夙夜在公,参与办案500余件,经受住了诱惑与考验,入列“全国2022年度致敬英雄”。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曹长青 王阳光)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八甲遥五火箭成功实施转运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