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作家微信公众号发布获奖信息截图。
7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选结果揭晓,共有725部(篇)作品参评,18部(篇)作品获奖,其中,广西作家王勇英凭借《狼洞的外婆》获奖。
王勇英与其获奖作品。
当天下午,在广西作家协会办公楼三楼的会议室里,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获奖作家王勇英接受了记者采访。
“我代表广西作家协会,也代表我个人,向王勇英获奖表示热烈祝贺。”东西说,“王勇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多次入围并荣获各类文学奖项。此次她摘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广西本土儿童文学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这不仅是广西文学界的喜事,也充分说明我们广西的创作队伍团结奋进,勇攀高峰。”
《狼洞的外婆》以南方城镇(南宁埌东)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在孤独中成长、由内心封闭走向敞开的女孩形象,以及一位历经磨难却不失善良本心、坚韧乐观的外婆形象。作品题材独特,充满生活气息,语言含蓄凝练,耐人寻味。小说巧妙运用老电扇、小鸟等意象进行类比,生动地暗示了作品的思想意蕴,在儿童小说如何表现生活磨难、如何塑造成人形象等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提供了深刻的艺术回答。该小说曾获第三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金奖,入选2024年中国好书“六一”专榜、入选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2024年第一期书目,获得冰波儿童文学奖银奖。
《狼洞的外婆》书影。
谈及获奖感受,王勇英表示:“《狼洞的外婆》获得本届(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我感到非常高兴。由衷感谢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作家协会的支持与鼓励,以及接力出版社诸位编辑老师的帮助。”
王勇英分享了小说的创作背景。她回忆道,创作灵感可追溯至2006年前后。“当时我租住在南宁埌东顶楼的一个单间里,在那里画画、写作。租住地环境简陋,当时埌东周边连路灯都没有,周围居住着许多流动人口。”她描述说,“广西有很多种方言,有客家话、壮话、白话、桂柳话,许多租住者的普通话并不标准。我经常听到一位卖茶叶蛋的老人,他接听外甥女电话时,会生硬地说‘对呀,我住在狼洞’。他将‘埌东’说成了‘狼洞’。那时我在楼上写作,‘狼洞的外婆’这个形象便强烈地闯入了我的脑海。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写一个关于‘外婆’的故事。起初想写成童话,后来觉得还是小说更合适。这部小说可能没有那么复杂的故事情节,但它注重细节,融入了南方,尤其是南宁独特的地域氛围和特色。”
阐述创作理念时,王勇英认为,在感念他人关怀的同时,我们更应学会坚强。“我们要明白,只有带着这种坚韧成长,阳光才能真正注入内心。”她希望,“读者在表达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时,最好不要用‘真可怜呀,你’这样的方式。一个简单的微笑、一次握手、拍拍肩膀,或是一句‘会过去的’、‘会好起来的’,反而更能传递力量,直达对方心灵。”
对于有志于儿童文学创作的年轻人,王勇英建议:“要多写、多参赛、多投稿。当下有许多儿童文学赛事,众多出版社和杂志社都设有奖项,目的正是发掘新人。”
“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宝藏可以挖掘。”展望未来写作方向,王勇英表示,“广西的本土文化在儿童文学领域仍大有可为。未来我可能会更多地聚焦海洋文化,如北部湾地区的京族三岛、涠洲岛等地,这些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我希望能将这些内容融入作品之中。”
王勇英部分作品。
据悉,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旨在鼓励优秀儿童文学创作,推动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该奖项自1986年设立以来,已经举行了十一届。本届广西作家王勇英的作品获奖,是继广西作家白冰获第六届、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后,时隔15年广西作家第三次拿下该项大奖,也是广西本土作家首次获得该奖。截至目前,广西共有3部作品获奖。此次获奖,不仅体现了广西本土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的深厚积淀与持续探索,彰显了广西儿童文学创作力量的蓬勃生机与不凡实力,反映出当代广西文学的整体进步,更是广西作家协会升格为副厅级群团机关后收获的丰硕成果。
广西民族报|记者 李道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