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人们享受智能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让人们享受智能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来源:广西日报2025-07-23 10:20

  AI体验官专访广西星网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炜

  让人们享受智能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AI广西 AI中国 AI东盟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AI体验官 行走中国现场 直达东盟脉动14

  本报讯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陈思羽、潘登、沈程、付玮烨、李彬华 文/图)“从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到如今的AI转型,我们积极拥抱变革、接纳新技术,企业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到行业领跑的跨越。”7月19日,在2025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启动仪式上,广西星网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炜在接受广西云-广西日报AI体验官采访时表示。

  “作为企业,应该将AI广泛应用于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领域,让智能元素渗透到运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韦炜介绍,该公司将投入2050万元研发资金,发布五大创新目标,期望与各路英才携手,共同为AI时代中国制造业贡献力量,让人们享受智能化带来的美好生活。

  广西玉柴始建于1951年,从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全球第一,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玉柴的成长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范例。作为广西玉柴股份旗下子公司,星网智云深耕于智能装备产业,是国内车联网业务领域的先驱者。韦炜透露,公司正计划以AI技术为依托,开展一系列“AI+”特色服务。这些服务将车辆联网数据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同时融入垂直行业大模型能力与人工智能语言技术,使用户通过手机就能轻松掌握车辆的运行动态、动力系统的健康状态及设备故障报警信息和处置措施。

  “更重要的是,在AI的加持下,技术壁垒正在被快速打破,通过AI对工作场景的理解,对车辆、对机具的协同控制,让用户在使用机械设备的整个过程里更节能、舒适,操作更便捷,让人切实感受到省心与安心。”韦炜说。

  而这种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智能化服务,正是AI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我认为AI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与业务领域的知识深度融合,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成果。”韦炜将运用AI视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能力,主张通过全面应用激发创新活力。目前,玉柴动力系统已实现AI技术与发动机技术的深度融合——AI设计零部件缩短了研发周期,智能售后系统提升了服务效率。

  谈及区域发展,韦炜看好近期投入试运营的“南A中心”对产业生态的聚合效应:“企业签约落地将加速人才与产业集聚,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优质选择。”他认为,广西应发挥区位优势推动AI与特色产业融合,与东盟国家携手共进。此次超级联赛正是寻找全球伙伴的契机,共同开发行业垂直大模型,“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和AI转型,让中国制造业更优更强”。

  在员工与AI协同方面,韦炜还提出了清晰的路径:“以前是老师傅带新员工,未来是老师傅教AI。新员工要学会与AI共生、共创、协作。”他进一步解释道,AI可以成为员工的“智能搭档”,可承担记忆性工作、流程化处理和知识存储等任务,新员工进入岗位后,能快速借助AI掌握工作要领,适应角色并迸发创造力,实现业绩突破。“在企业里,有了AI助力,工作不仅能完成,而且能完成得十分出色。”他打趣地说:“谁不想准时上下班,享受美好生活呢?”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