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来源:广西文化和旅游厅2025-07-22 19:48

随着旅游需求的增长,避暑不再只是“躲热”,而是向着“寻趣”方向转变。如今,在广西的山水间,一批自带“流量密码”的新玩法正悄然兴起,备受青睐。

从“躺平式”漂流,到反季节滑雪,从惊奇的溶洞探秘,到刺激的溪降冒险……这些避暑新玩法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清凉新体验,更催热了避暑经济。

近日,桂林、玉林、百色、河池、崇左等地,探寻避暑新玩法的“流量密码”,助推广西避暑旅游高质量发展。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南丹溪降 图/谢嘉威摄

01

“窝囊漂”成新宠

“窝在山水里,神游天地间。”盛夏酷暑,“窝囊漂”在桂林兴安县猫儿山景区火爆出圈,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躺在粼粼水波之上,世界安静下来,整个人都治愈了。”来自长沙的游客李女士说,她在网上看到“窝囊漂”的介绍后,特意带着家人前来体验,感觉不虚此行。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图源/桂林猫儿山景区

“窝囊漂”又称为“躺平漂”,是一种新兴水上休闲活动,游客只需穿戴简单护具,卧躺在水流平缓的河段,便能实现身心的放松。与传统刺激型漂流不同,“窝囊漂”主打“慢节奏、松弛感”,更为随性悠然,老少咸宜。冠以“窝囊”之名,则契合年轻人“又菜又爱玩”的自嘲心态。

猫儿山是漓江源头,拥有罕见的“果冻水”水系,河水流速稳定,是开展“窝囊漂”的天然场域。“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开发‘窝囊漂’,有效推动猫儿山旅游从观光型向康养休闲型升级发展。”猫儿山景区副总经理王洪柳说。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图源/桂林猫儿山景区

2025年,景区全方位优化升级水上运动中心,将核心景点与酒店业态串联起来,实现游玩与休憩无缝衔接,进一步丰富“窝囊漂”的游玩体验。

入夏以来,“窝囊漂”热度攀升,深受亲子家庭和青年群体的喜爱,每天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期日均接待量稳定在350人次左右,周末及节假日接待量达到500人次。7月1日至17日已累计收入33万元。”王洪柳说,预计今年项目营收有望达到去年的3倍。

“窝囊漂”的红火,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周边餐馆的客流量较项目推出前增长了15%,民宿和酒店的入住率也提升了10%。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图源/桂林猫儿山景区

02

反季滑雪享清凉

“在南方等一场雪,很难。但这一次,雪真的来了!”炎炎夏日,玉林大容山·雪乐源滑雪馆横空出世,为广大游客提供了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这里的雪质非常好,滑道很专业,玩起来特别带劲。”广东游客谭先生得知大容山开了滑雪馆后,就迫不及待约上朋友一起过来度假,体验之后大呼过瘾。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图源/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

作为广西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该滑雪馆依托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以“冰雪+自然”为定位,融“旅游、商业、休闲、运动、娱乐”为一体,努力打造岭南地区一流的冰雪主题大型文旅综合体。

工作人员介绍,馆内设有7300平方米的专业滑雪区和5700平方米的儿童戏雪区,能同时容纳1000多名游客开展冰雪娱乐活动;配备多条专业滑雪道,可满足滑雪爱好者的多层次需求。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图源/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

自今年6月28日运营以来,大容山·雪乐源滑雪馆迅速成为避暑旅游热门打卡地。“目前我们已接待游客超万人,客源覆盖玉林及周边城市的亲子家庭、情侣、学生等群体。”广西乐源冰雪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月东说。

“滑雪馆的出现,填补区域冰雪旅游领域的空白,打破季节限制,提供差异化产品,为玉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玉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刘一帆表示。

接下来,运营方将围绕滑雪项目,构建“冰雪+森林”“白天滑雪+夜间观星”“滑雪体验+生态科普”全季旅游产品矩阵,培育消费新热点,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图源/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

03

避暑探秘两相宜

位于百色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群,集险、奇、峻、雄、秀于一体,风景绝美,夏季平均气温22℃,是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探秘天坑、邂逅云海、宿在崖壁……近年来,乐业县依托自然禀赋,开发了一系列特色避暑体验项目,如天坑速降、高空滑索、地下河探秘、悬崖露营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避暑需求。

“在这玩速降,脚下是百丈悬崖,头顶是蓝天白云,这种感觉太酷了。”山西游客王先生在白洞天坑速降基地体验完速降项目后,兴奋地说道。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游客正在体验白洞天坑速降基地速降项目。乐业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住在千米高空,推开窗户就能触摸白云,这体验堪比仙境!”坐落在大石围天坑群峰丛间的大石围1466帐篷营地,进入暑期更是成为网红打卡点,平均入住率在70%以上,深受游客喜爱。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大石围1466帐篷营地。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大石围天坑景区·云顶天舟 图/广西旅发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冒险刺激的新玩法,当地也有温和的避暑新体验。游客步入神秘奇幻的地下溶洞,沿着纵横交错的地下河流前行,在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来自远古的凉风。“来到这里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幻世界,里面特别凉爽,处处充满惊喜。”重庆游客王女士说。

随着气温攀升,前来乐业避暑旅居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今年5—6月,大石围天坑群景区共接待1.17万游客,营收183.27万元,收入同比增长18.14%。”大石围天坑群景区总经理陈健说。

乐业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计划开发飞拉达、滑索、洞穴静修、洞穴酒店等特色避暑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力争将乐业打造成为全国有名的避暑旅游目的地。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游客在风子荡天坑体验速降。乐业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04

溪降游玩体验新

“临空高飞起,纵跃深潭里。”在山风与激浪中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夏日独属的清凉。时下,这种惊险有趣的夏日新玩法——溪降,正成为众多游客的心头好。

“从瀑布上下降,那种刺激和兴奋的体验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感觉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户外爱好者陈先生说。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丹炉山仙塘溪降风光 图/谢嘉威摄

近日,在南丹县丹炉山仙塘溪降现场,不少游客身着专业装备,穿梭于丛林之间,他们时而从高高的瀑布上纵身跳下,时而在清澈见底的溪流中畅游,欢声笑语响彻山谷。

“溪降比游泳、溯溪等传统亲水项目更为刺激好玩,对年轻人有较强吸引力。基于市场前景,我们依托景区原始峡谷溪流资源,开发了溪降项目。”丹炉山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广西峡谷水上运动的空白。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仙塘溪降 图/谢嘉威摄

作为广西首个溪降项目,丹炉山仙塘溪降融合了水上攀岩、人体漂流、跳水运动、水上越野等多种玩水体验。景区配备了专业的教练团队,全程跟随保护,即使不会游泳的游客也能够安心体验。

项目自2023年开业以来,受到广大游客喜爱,已累计接待游客逾万人次,综合营收超200万元。

丹炉山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项目将联动南丹歌娅思谷、洞天酒海等4A级旅游景区,打造“丹炉山溪降+喀斯特秘境探险”产品矩阵,串联峡谷漂流、溶洞探奇等体验,形成“酷玩+康养”全域避暑体系,辐射黔桂旅游圈。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吊环过河 图/谢嘉威摄

广西:且向山水要“凉趣”

▲水上飞拉达 图/谢嘉威摄

05

水上桨板蕴乐趣

脚踩长板,手摇划桨,犹如一叶扁舟“水上漂”。这个夏日,桨板运动受到年轻一族及亲子家庭的追捧,成为避暑旅游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龙州天琴壮寨平静的湖面上,时常漂浮着五颜六色的桨板,一个个身穿救生衣的大人和孩子置身在桨板上,手持划桨,在水域上悠闲地滑动;还有的成年人娴熟地站在板上“劈波斩浪”,玩起真正的“水上漂”,场面十分热闹。

“在这里,既可以体验桨板的新玩法,还可以欣赏峰林倒影,其乐无穷。”上个周末,南宁游客林先生一家在龙州天琴壮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

龙州天琴壮寨坐拥“龙州古八景”之一的古甑龙泉,湖水空明澄碧,是泛舟戏水的好去处。今年暑期,景区精心打造自然亲水空间,创新桨板玩法,为游客提供独特的玩水体验。

“根据游客不同需求,我们推出了不同玩法,有普通的划桨游水,适合新手和不会游泳的游客;有激烈的划桨比赛,适合追求刺激体验的游客。”广西龙州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说。

与此同时,龙州天琴壮寨还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如天琴表演、壮锦制作体验等,让游客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这一个多月以来,游客不断增长,且多以外地游客为主,仅桨板项目预计实现营收7万元。”张斌表示,天琴壮寨将进一步完善游玩、美食、住宿等旅游要素,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做大做强避暑经济。

当前,“山清水秀,爽游广西”夏季主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接下来,我们将深耕避暑资源,开发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避暑产品,让更多游客在广西感受‘清凉一夏’的独特魅力,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再看一下

信息来源 | 广西云-广西日报

综合整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黄伊莹 罗琳

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倒计时1天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