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南宁召开“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厅、财政厅、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2023年12月以来,广西坚决扛稳国家食糖安全政治责任,启动实施并大力推进糖料蔗生产提质降本增效、糖业科技创新、制糖企业改造升级三年行动,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策”为抓手,推动糖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确保制糖原料的有效供给。广西建立保护区动态平衡机制,加强保护区管护建设。2022—2024年,广西开展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非蔗作物清理专项行动,累计清理非蔗作物112万亩,恢复种蔗102万亩。2024/25年榨季,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1135万亩、同比增加11万亩,食糖产量646.5万吨、同比增加28.36万吨,连续34个榨季位居全国第一,连续21个榨季占全国的60%左右。
推广糖料蔗良种种植,加强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完成登记甘蔗品种中,广西自育品种占43%。广西已建有组培苗生产机构(企业)13家、种茎加工厂141家、良种繁育基地170个,每年能够为糖料蔗种植户提供约180万亩的优质健康种苗。2024/25年榨季,广西糖料蔗良种覆盖率接近99%,其中广西自育品种覆盖率达92%以上。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实现糖料蔗生产现代化。广西落实糖料蔗购机和作业补贴政策,全区糖料蔗联合收获机拥有量从2013/14年榨季不足20台增加到近3000台,已创建3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成23个联合机收示范基地。2023年,广西同步推广分步式机收模式,2024/25榨季建成分步式机收服务点(除杂中心)235个并投入使用,全区糖料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12%。
延伸糖业产业链,推动蔗糖精深加工和副产品高值化利用。广西拓展蔗糖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全区高端精制糖、液体糖、药用糖等深加工产品超过20个,环保餐具、酵母、生物肥等综合利用产品超过30个,蔗渣、糖蜜、滤泥利用率100%。来宾市建成全国最大的蔗渣环保餐具生产与出口基地,崇左市开发生产甘蔗醋、甘蔗啤酒等新型产品。同时,广西开展制糖企业包干处理蔗叶试点和蔗叶资源化综合利用补贴试点,加快构建蔗叶收、储、运、用体系,全区蔗叶离田综合利用率超过40%。
把握交流合作优势条件,积极探索糖业合作新模式。广西作为中越两国交流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探索出“越南种蔗+广西制糖”的糖业合作新模式。龙州县、大新县与越南高平省有关地区分别签署合作种植甘蔗框架协议、原料蔗种植和出口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多家制糖企业已在越南发展原料基地约3.6万亩,并开展种植技术交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通讯员 龙邦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