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幼师)以“广西三月三”民族特色节日为抓手,创新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稚慧同心1135”幼师模式,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秉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面向教师、学生、幼儿三个群体,依托五个平台,立足本校、辐射全区、联动区外,扎实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师范类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开展。
多措并举确保宣传教育全覆盖
广西幼师聚焦“有形有感有效”,在宣教活动广度、深度、效度上下功夫。学校组织万名学子同上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课。“广西三月三”活动期间。全校共开展主题班会254次,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不少于10场,同时利用学校“三微一端”等网络平台推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学习资料,扩大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学校领导带头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报告,各二级学院开展“定格壮美三月三”摄影比赛,鼓励学生们用镜头捕捉民族文化、风俗人情、自然风光等精彩瞬间,在欣赏与交流中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在东盟、平果两校区举办“花开广幼石榴红籽籽同心共筑梦”启动仪式和篝火晚会。现场设有民族服饰共展示、民族美食共品尝、非遗手工共体验等多项活动,6000余名师生在寓教于乐中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认知。
多维协同打造民族团结新品牌
广西幼师打造“铸牢共同体宣传教育轻骑兵”品牌,组织学生在“广西三月三”活动、“五一”假期,深入周边乡镇、社区、幼儿园等地,讲述民族团结故事与民族法治故事,为2000余名学前儿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生动践行了“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
依托学校附属幼儿园平台,广西幼师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童谣诵读活动,以《刘三姐》等体现民族团结的经典故事为载体,以师幼、幼幼共读的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各民族服饰、语言与风俗文化,在故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感,根植文化认同。依托学校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举办2025年全区幼儿教师美育故事案例、作品征集活动,广西特殊教育教学具设计与制作比赛,在比赛活动中设置民族团结相关主题,扩大参与面,提升宣传力,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多方联动助推幼师模式稳发展
广西幼师积极联动区内外高校促进民族文化交流,邀请昆明幼专、贵阳幼专等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代表出席,深入交流关于民族团结、幼儿教育等相关内容,互学互鉴互促互进,营造和谐共融的民族大联欢氛围。
学校幼培中心依托2025年专题培训班面向来自区内外15个地市的幼儿教师、保教主任、教育行政部门等300余人开展“稚慧同心”宣教动员会,鼓励幼教队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落实到办园办学各方面全过程。
广西幼师以服务教育强国战略为导向,聚焦融合美育产业人才供给、生态构建等核心问题,被推选为全国融合美育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学校将美育融合民族课程共同发展,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全力打造民族文化融合创新范式,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强特色的民族化学校美育体系。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瑾雯 通讯员 蒋乔华 周宸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