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止螺蛳粉螺蛳粉成功模式如何推广扩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不止螺蛳粉螺蛳粉成功模式如何推广扩容?

来源:柳州日报2025-04-28 19:52

  柳州,满城螺蛳粉;柳州,不止螺蛳粉。

  从柳江畔“市井炊烟”到百亿产值“国民美食”的惊奇蝶变,柳州螺蛳粉已然成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如何借鉴柳州螺蛳粉的成功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更多“柳州螺蛳粉”的裂变扩容,柳州正在行动。

  “四重密码”解锁产业奇迹

  4月26日,一场重磅会议——柳州螺蛳粉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柳州举行。会议不仅吸引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360人参加,还重磅公开了柳州螺蛳粉从“小米粉”向“大产业”的成功模式——工业化理念、产业链集群、大网络运营、现象级品牌,这“四重密码”共同解锁了柳州螺蛳粉的产业奇迹。

不止螺蛳粉螺蛳粉成功模式如何推广扩容?

柳州螺蛳粉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正如会议主题宣传片提到:“我们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链集群、大网络运营、现象级品牌重塑价值链:‘抓两头,强中间’。一头抓好种和养,主要原材料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另一头抓好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强中间’进一步优化和增强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提高产品竞争力。‘农旅工’联动,万亩原材料基地托起乡村振兴。”

  2024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为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品牌价值达125.59亿元,带动超过30万人就业。

不止螺蛳粉螺蛳粉成功模式如何推广扩容?

在螺霸王洛维螺蛳粉产业园,工人们正在生产车间内生产、包装螺蛳粉。(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覃科 摄)

  密码的解开,备受各方关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蔡永峰感叹道:“柳州螺蛳粉的崛起,是工业化思维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火花,是标准引领与市场创新的完美结合,更是中国食品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缩影。”

  “柳州螺蛳粉产业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上所取得的成就,让我深受触动。”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福阳参加柳州螺蛳粉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大会后表示,它不仅是一个产业的成功范例,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地方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助推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

  一碗粉造就的百亿产业,仍有“宝藏”等待挖掘。以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蕴含着多样可能,企业、行业等多方正汇集智慧与力量,助推柳州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

不止螺蛳粉螺蛳粉成功模式如何推广扩容?

嘉宾在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参观打卡。

  “我们将通过与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的结合,为柳州螺蛳粉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张福阳说,中国民贸还将牵线搭桥,加强柳州螺蛳粉企业与国内外采购商的合作,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与一乡一品全球化的合作,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将组织中国一乡一品的专家团队提供产业规划和政策建议,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培养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助推产业发展。

  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鲍程成描绘了人工智能(AI)赋能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的思路。鲍程成说,产业智能化升级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短期优先应用成熟技术助力原材料、包装等检测,打造精准营销系统提升产品复购率;中期打通生产端到供应链数据链,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动态排产;长期则构建“数字孪生工厂”,通过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体系。

不止螺蛳粉螺蛳粉成功模式如何推广扩容?

  AI柳州螺蛳粉机器人吸引嘉宾关注。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将在进一步提升柳州螺蛳粉等农产品在全国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柳州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等方面发力。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沈杨说,协会在加强产品国内外市场推广、农产品产销对接、重大节庆活动保供等方面,多方面、多层次助力柳州农产品做大做强。

  工业思维与农业基因碰撞

  近年来,柳州正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柳州螺蛳粉从“小米粉”向“大产业”的成功模式,也推动着融安金桔、糖料蔗、油茶、竹木等产业的发展步伐,释放着新的活力。

  在被誉为“中国金桔之乡”的融安县,去年,融安金桔全产业链产值近100亿元,品牌价值达59.21亿元,并带动该县10多万人参与产业发展。

  “融安金桔产业的做大做强,正是得益于融入工业化思维,打通‘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实现一产‘接二连三’。”融安县县长胡伟华表示,融安金桔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金桔果茶、冻干金桔片、金桔蜜饯等深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将融安金桔销往海内外,以及成功举办15届金桔文化旅游节,正是推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不止螺蛳粉螺蛳粉成功模式如何推广扩容?

  融安金桔(资料图)。

  作为广西糖料蔗主产区之一,柳州糖料蔗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正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延伸,大力推动糖料蔗精深加工。以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形成了糖、酒、纸、肥、饮料及甘蔗多元高值化综合利用等多条蔗糖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2024/2025年榨季,柳州市糖料蔗进厂量470.83万吨,产糖65.87万吨。

  此外,我市还将积极利用柳州全国一流的水质独特优势,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强“柳州好水润养好物”系列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宣传,匠心培育各类农特产品。让“柳州好水养好鱼”等“柳州好水+”品牌更深入人心,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与知名度,让柳州农产品凭水之灵气、质之优良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而柳州的油茶、竹木等产业也蓬勃发展,2024年全市完成植树造林30.41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972亿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艳梅表示,聚焦茶叶、糖料蔗、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将坚持高位推动,以“工业化+”思维驱动、“规模化+”突破拉动、“标准化+”体系带动等,并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攻关,聚集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水平,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

  作者:全媒体记者 朱柳融 刘心蕊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