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王许兵 周 博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举行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从基本国情来看,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特别是当今世界已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阶段,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显著增强,不稳定、不和平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同周边关系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合作全局,已成为我国开展对外合作的优先方向。推进与周边互联互通,是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以东盟为例,这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目前我国正与其构建立体联通网络。在铁路互联互通方面,中老铁路已开通运营三年多,雅万高铁见证了中国与印尼合作的持续深化,中越铁路、中泰铁路正加快联通升级。上述合作可谓串联起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利益,共同跑出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加速度。新形势下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必须持续加强与周边国家跨境互联互通,全方位升级“软”“硬”联通合作,重点在基础设施、经贸规则对接、平台打造、科技互联、人文交流等方面迈出更加有力合作步伐。
加快与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提质升级。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于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和经济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新疆铁路霍尔果斯国境站、阿拉山口国境站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超过9万列,极大促进了中欧贸易往来和沿线经济发展。总体来看,推进跨境铁路互联互通和边境智慧口岸建设,应是下一步推进跨境基础设施联通的着力点,一方面,在中国—中亚方向,应加快推进中吉乌跨境铁路建设和新疆智慧口岸建设,在中国—东盟方向,应加快推进泛亚铁路建设和云南、广西边境省份智慧口岸建设。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目前正提早谋划,加快与越南相关方面对接,提升桂越铁路互联互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双方要素资源的高水平对接与整合。同时,进一步推进通关流程简化和桂越两端智慧口岸建设,加快在崇左、百色、防城港等边境地市布局和打造一批成熟的跨境加工贸易园区和物流园区,以铁路网、公路网、边境口岸为媒推动实现桂越更高水平经济融合和联动发展,服务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强化与周边经贸规则对接合作,消除贸易壁垒。经贸关系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压舱石,我国和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我国也是日韩的最大贸易伙伴,与俄罗斯的贸易额也已突破20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推进与周边国家经贸规则对接合作,是稳固、拓展与周边经贸关系,深化经贸合作,消除贸易壁垒,共同抵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构建我国与周边的自由贸易网络。一方面,加快推进中国与周边区域内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与东盟推动解决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剩余事项,尽快完成文本法律审核工作,推动议定书签署生效。继续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争取迈出实质性步伐,持续提升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水平。同时可探索中国与中亚五国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并作相关尝试。另一方面,应加快融入周边自由贸易网络,加快相关改革调整,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做好准备,推进与周边在世贸组织框架内的合作,在反对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发出共同声音,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在降低关税壁垒方面的合作。
织密与周边跨境合作平台网络,优化合作机制。跨境合作平台对于我国加强与周边经贸、人文联系,增进沟通交流,消除误解分歧,深化各领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与周边正建立和推进多个跨境合作平台,例如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在东盟方向,深度参与东盟国家合作机制,包括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等;在日韩方向,已恢复中日韩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等;在中亚方向,首次举办中国—中亚峰会,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总体来看,我国正全方位织密与周边跨境合作平台网络,应推动国内重大开放合作平台提质升级,包括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际参与度与影响力,展示我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同时,更大力度支持地方,特别是边境省份打造跨境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相关合作平台区域影响力,提升服务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如广西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重要开放合作平台,使自身成为中国与东盟开展合作的重要纽带。应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东盟博览会,给予广西更大的自主探索权,进一步提升该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持续提升广西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能力。
推进与周边科技深度合作,弥合数字鸿沟。推进数字平权,是我国推进对外科技合作的重要理念。总体而言,相对于其他周边国家,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部分周边国家在相关技术应用方面还比较欠缺,急需弥合数字鸿沟。一方面,积极推动我国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争取早日成为其中一员,提升我国在数字领域的规则制定能力和话语权,增加与周边区域的数字贸易合作,关注周边数字能力建设,适时推出与周边国家数字普惠合作。另一方面,重点推进与周边的人工智能合作,鼓励相关企业适度加大对周边的算力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对周边的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培育和拓展周边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规模,支持相关省份利用比较优势开展与邻近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合作,如广西正加快推进与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广西与老挝签约共建的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首个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平台,同时加快在南宁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力争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走向东盟和东盟国家与中国开展人工智能合作的“第一站”,赋能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积极与周边开展人文交流增进合作,推动民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推进与周边民心相通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必须深入开展与周边的人文交流合作。旅游是推动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应进一步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水平,加快相关旅游软硬件设施适外化改造,充分发挥旅游在增进与周边人员往来和相互了解的作用。继续做好与周边青年交流这篇大文章,深入开展与东盟、日韩、中亚等周边区域青年交流项目,优先向周边开放更多入境留学名额和奖学金名额,深化与周边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领域合作。重点支持沿边省份与邻近国家和区域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地方友城建设。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应与越南方面强化对接力度,深化中越边民大联欢、中越青年大联欢项目,共谋双方新的人文交流合作项目。探讨以桂越跨境铁路为基础,推进试行文化专列,如骆越文化越南行专列、越南文化广西行专列,推进双方文化互学互鉴,深化文化交流合作。
(作者单位: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东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