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2024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4-16 16:10

  12月4日,2024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论坛在中国广西南宁开幕,本次论坛以“推动澜湄农业农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澜湄及东盟、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11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商协会、合作社、企业等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加强中国与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农业农资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和经贸合作提升。

  本次论坛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承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供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许显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柬埔寨农林渔业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澜湄合作高官会领导普拉姆·索玛尼,老挝农林部农业司副司长西萨隆·金纳翁,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农业局副局长卡扎娜·宾蒂·易卜拉欣,缅甸商务部贸易促进组织总干事恩宁·桑达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局长、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龙文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樊慧群、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副秘书长张丽君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的大会。

  侯顺利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与东盟深入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关键之年,也是澜湄合作倡议提出10周年,澜湄合作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金色平台”。本次论坛以“推动澜湄农业农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交流中国与东盟特别是澜湄流域国家在农业、农资、经贸、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加强企业、产品、技术等展示对接,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市场开拓和贸易合作,既是落实第2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澜湄农业农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助力区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他提议有关各方在三方面进一步增进合作:一是进一步深化农业合作,共同维护区域粮食安全。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贸易合作和技术交流推广,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同时,推动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为东盟国家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提供市场渠道,拓宽销售区域,助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粮食增产增收。二是进一步加强农资保障,推动区域农业绿色发展。优化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资供应服务方式,助推区域农业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拓宽经贸合作,助推区域超大规模市场。

  许显辉在致辞中表示,要发挥广西区位、农资等优势,深化与澜湄流域等东盟各国在产业、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市场对接和贸易拓展,努力为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普拉姆·索玛尼在致辞中表示,澜湄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多样性,不仅在满足流域内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还为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各方要积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贸易壁垒、农业技术进步等挑战。一是加强农业贸易,改善农产品和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增强互联互通;二是促进农业投资,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三是加强农业研发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合作,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西萨隆·金纳翁在致辞中表示,老挝人民受益于澜湄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合作。老挝政府支持农林业发展,出台相应政策提升农业生产,吸引国外投资者。老挝的合作社、商业协会等也在共同发力,扩大老挝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出口。

  卡扎娜·宾蒂·易卜拉欣在致辞中表示,马来西亚也认识到了澜湄合作的重要性,能带来生物多样性、富饶的土壤,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加强澜湄与东盟国家间的农业发展、农业贸易合作和粮食安全非常必要。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数字化等提高土壤和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马来西亚重视进口有机肥料的安全,强调农业生产效率和贸易的透明性,积极推动可持续合作,提升发展韧性。

  恩宁·桑达在致辞中表示,澜湄国家要携手提升粮食安全、保护农业环境、推动农业创新。缅甸的农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欧盟和东盟国家,非常期待深化农业农资经贸领域合作交流,促进缅甸农林产品出口,加深友谊,共促澜湄国家共同繁荣。

  本次开幕式上,中外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了两场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一是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广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利用广西防城港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港口建设基础,在防城港市投资建设农资(储备)库等项目,进一步做好国内农资保供稳价的同时,积极扩大对东盟的农资贸易合作。二是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与老挝国家工商会在之前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农资及农产品生产、贸易、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沟通、业务交流及关系协调,共同为中国和老挝及东盟其他国家的农业、农资、经贸和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

  论坛上还播放了“澜湄农业大讲堂”《中国农业农资简况》系列短视频,通过生动的视频演示,介绍中国水溶肥行业发展及前景、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农业农资发展情况、现状成就等,加强国家间、行业间宣传和交流,促进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会上,国内外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对澜湄及东盟等国家农业农资经贸政策、市场形势、投资环境、发展前景等作了精彩报告。多家商协会、合作社进行了大会交流,分享了各自组织情况和行业发展近况,并提出合作意愿。6家国内外优秀企业代表,还分别介绍了企业的产品发展、贸易投资、合作需求等情况,并对国内外农业、农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此次论坛为期2天,来自中国与东盟及哈萨克斯坦、蒙古等11个国家的有关政府部门、商协会、合作社、农业农资企业等220余名代表,通过专题报告、商协会交流、企业推介、座谈对接、展览展示、现场参观等多形式深度交流,共同挖掘澜湄及东盟等国家间的合作潜力及合作机遇,推动澜湄农业农资绿色可持续发展。

  论坛的举办,为中国与湄公河及东盟等国家加强农业农资经贸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和渠道,将积极助推区域各国加强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绿色发展和创新应用,促进各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共同为澜湄合作、中国—东盟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晨)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潍坊:推进乡村学校“五项全覆盖”工程

  • 当鹭鸟归来,大自然为重庆大足“点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民间投资实现增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04-22 09:14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025-04-21 10:13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2025-04-21 10:12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2025-04-21 09:27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2025-04-21 09:21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2025-04-21 09:16
只有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才能有效祛除学术造假这一顽疾
2025-04-21 09:19
不仅是花粉,杨柳树的种子、悬铃木的果毛等形成的飞絮,可能携带过敏原,也给人们带来困扰。
2025-04-21 09:18
不久前,北京成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和信息产业领域,给“硬科技”企业送去“及时雨”。
2025-04-21 09:14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存储器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工艺流程的一致性,通过AI算法对工艺测试条件进行科学优化,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2025-04-18 10:03
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坚持面向应用,面向生产一线,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工科人才——这是教育的有力支撑。
2025-04-18 09:36
春耕正忙,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连片油菜花正被翻耕回田,为稻田积蓄肥力。
2025-04-18 09:29
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类多元化需求。
2025-04-18 09:27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来到禄劝县第一中学,为现场600名初中学生作当日首场讲座。
2025-04-18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