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广西三月三假期期间,“三街两巷”人潮涌动,消费旺盛。南宁日报记者 黄红锦 摄
3月31日,在民歌湖,宇树机器人与广西街舞少年伴着节奏强烈的音乐跳起舞。 南宁日报记者 叶子榕 摄
广西三月三假期,广旅·南宁之夜累计接待游客25.68万人次;民歌湖音乐小镇迎来10万+人流,创造破百万元营业额;“民歌一条街”万象城站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引发打卡热潮……今年广西三月三,南宁市推出60多项文旅体商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广西三月三真好玩,爱上广西了。”来自山东的游客陈丽丽和家人奔着广西三月三来到南宁,体验了多彩的民俗风情。节味浓、人气足、消费旺,南宁文旅体商活动的创新融合,既“吸睛”又“吸金”。
重构消费场景 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自广西将“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以来,通过多领域整合资源,持续打造多元场景,将民族节庆打造成为广西文化IP,这不仅成为展示广西形象和推介壮美广西的重要文化符号,还成为推动文体旅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广西三月三较以往内容更丰富,体验感更强,趣味性更浓,开放性更广。“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暨“四季村歌”活动现场开设“有得花·鲜花市集”“有得买·综合市集”“有得睇·品牌快闪区”“有得食·水上市集”“有得耍·潮玩市集”“有得饮·新茶饮主题桥”六大特色区域,让游客体验更多样化。
在开幕式活动现场,AI人形机器人“刘三姐”与广西歌王的对歌表演引发关注,更是吸引了外国友人的加入;全国村歌队来南宁“整活”,机器人身穿壮锦马甲跳舞……“文化+消费+科技”,科技赋能在文旅融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来自广州的牛萌萌第一次参加广西三月三活动,她说:“没想到广西三月三这么好玩,机器人都会唱山歌了。”
“一秒‘穿越’东南亚。”江苏游客黄娟在民歌湖水上市集体验到了“有得买”的快乐。20条彩色小船满载广西水果与鲜花在湖面荡漾,完美还原东盟特色传统水上交易场景,让她体验东南亚风情的同时,还能享受到购物的乐趣。她还将游玩的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向亲朋好友推介壮美广西。
创新文化形式 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
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人气爆棚,民歌湖街区热闹非凡,广旅·南宁之夜灯火辉煌……今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首次推出“活力夜广西”系列活动,激活了夜间消费市场。
米粉、烧烤、酸嘢、甜品……南宁主场活动依托广西特色风情和南宁在地文化,设置了“文化夜秀”“老友夜集”“八桂夜味”“动感夜演”“缤纷夜游”五大板块内容,涵盖文化传承、市集体验、艺术表演和夜游活动等方面,为市民及游客打造沉浸式“老友夜生活”文旅盛宴,为“夜经济”增添了无限活力。
北京游客张先生这次来广西过“三月三”,学会了几句广西方言,还买了不少特色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南宁酸嘢、老友粉,吃一口就爱上了。”湖南游客吴女士表示,酸酸甜甜的酸嘢和酸酸辣辣的老友粉特别开胃,很喜欢南宁的老友味道。
以节庆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美团旅行数据显示,3月中旬以来,广西三月三搜索量同比上涨402%。“三月三美食”“三月三五色糯米饭”“三月三铜鼓”“手工绣球”搜索量上涨均超1000%。
拓展文旅产品 多维度满足游客需求
“有得耍”是广西的方言,意味着很好玩。“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非遗大集市汇聚了众多非遗项目,通过沉浸式展销、技艺互动等方式,让游客近距离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的魅力。
潮玩市集集结广西本土优质茶叶及制品品牌,每一杯都是地道的“广西味儿”,加上现场的音乐,观众的味蕾和耳朵同时被满足,幸福感直接爆表!
广西三月三假期期间,南宁等地推出民族风情游、中越边境游、非遗美食体验等特色线路,吸引游客深度参与。
旅游线路方面,广西三月三推出了多条“唱着山歌游广西”三月三专列。其中,大湾区旅游专列(广州—南宁—柳州—桂林)将青秀山、相思湖小镇、广西民族博物馆、德天瀑布等多个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广西三月三的欢乐氛围。西南旅游专列(成都—南宁—崇左—百色)将广西三月三专列产品延伸至中越边境,让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广西的秀美山水,还能近距离感受异国风土人情。
“唱着山歌游广西”三月三专列抵达南宁后,游客获赠包括广西旅游导览图、旅游优惠券、“三月三”特色文创等在内的“广西旅游大礼包”。此外,铁路部门加开多趟班列,还有笔笔有优惠的消费新体验,都体现出广西诚邀八方宾朋的满满诚意。
南宁日报记者 赵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