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龙狮穿街巷 万人祈新福——合浦县山口镇元宵年例巡游活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龙狮穿街巷 万人祈新福——合浦县山口镇元宵年例巡游活动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2025-02-13 13:43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蒋璐阳 合浦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薛清匀 温世林 陈春晓

  凌晨4时,薄云缭绕,月色朦胧。家住镇上的谢亮醒了,他一蹬地溜下床,今天他要负责穿令箭,一项富有神秘色彩的民间绝技。

  蕃桃山村的小伙陈德拿起手机,吹响了舞龙队、醒狮队的集结号。

  ……

  此时,万千人尚于酣睡梦中,但合浦县山口镇家家户户却亮起了灯火。

  正月十四,是山口镇一年一度的元宵年例巡游祈福活动,男女老少都出动,共庆元宵佳节,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活动持续到正月十六。

  飘色技艺要数小时的化妆,舞龙舞狮的要操练热身,唱木偶戏的要背词、清桑……

  上午8点半,山口镇街市中心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巡游祈福活动正式开始了。

  只见人群上方盘旋着一条条巨龙,金色的,紫色的,布满祥瑞色彩。它们随着龙珠舞动,时而飞速转圈、龙身游动,时而龙头腾跃、神情激昂,引起围观群众阵阵惊呼。

  “我们每年要花3—6个月进行基础训练,临近巡游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强化训练。”今年才读高三的陈德朝气蓬勃,是一支舞龙队和一支醒狮队的负责人,司职舞龙头。他那结实的手臂撑起舞龙棍,龙头随之上下左右舞动起来,有着轻重缓急的律动,而龙嘴龙睛一合一张,彰显了气象万千的精气神。

  十多个人舞龙,考验着队伍的默契。“鼓锣镲如同龙的心跳,得会听鼓点。”与陈德一起舞龙的都是年轻人,“舞龙不是为了得多少钱,而是喜庆,是人情味,更是传承与弘扬”。

  木偶戏是每年必唱的曲目。“一道朝中中状元,二朵宫花插两边,三杯美酒进皇献,四海扬名天下传……”身着古装的木偶迈小步,手微摆,一曲《中状元》便传出,聒噪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唱曲的是61岁的张云燕,13岁不到便随父走村串户唱戏。如今木偶戏是当地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张云燕一饰多角,伴以锣鼓唢呐等道具,唱腔圆润流畅。“春节这段时间很忙,每天要唱十几场。”她说。

  龙狮穿街巷,万人祈新福。人们早已把巡游道路两旁围得水泄不通。

  穿令箭是民间一绝活。

  巡游现场,人们目睹了穿令箭这一民间绝活。一支令箭看着已穿破谢亮的腮帮,令箭拔出,却看不见洞口和流血的痕迹,令人惊叹。“这很难解释。”谢亮笑答中暗含一份神秘。

  巡游队伍由男女老少组成,他们身着盛装,分别持镖旗、击锣鼓、放鞭炮,和舞龙队、舞狮队一起,穿梭在镇上的街巷,以及镇内10多条主要道路上,线路长达10公里。

  祈福的队伍,如同流动的人心。群众自发跟随巡游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电动自行车,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抱着小孩,队伍浩浩荡荡。

  祈新福,愿国泰,行大运。这是当地百姓最朴素的心愿,巡游队所到之处,寓意着送福送春。

  听闻着锣鼓声渐近,添康园饭店员工赶紧布置桌子,摆上烤乳猪、水果等,手工制作金元宝,并在店门上挂着生菜和红包,迎接巡游队。

  巡游队到后,醒狮表演开始。舞狮扎稳步,跳跃、摇头、甩尾……随着锣鼓声愈加急促,狮子一跃摘青,咬掉悬挂在门上的生菜,寓意生财有福气。店经理苏芸菲喜气洋洋。

  山口镇威武殿理事会会长何修忠介绍,当天预计15支巡游队到各村送祝福。舞龙舞狮队进超市、饭店、工厂表演,每队一天进五六十个地方表演是常事。

  潮平水阔,生活繁衍,民俗不息。山口镇沿海,历史悠久,这里有被誉为“南海古建明珠”的永安村大士阁。

  “山口镇地处两广交界,流动人口多,元宵巡游文化与广东相通相融。”山口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文化体育工作负责人莫积新介绍,山口元宵年例巡游有六百多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间,是两广沿海民间信仰与帝王巡狩文化融合的活态呈现。活动融非遗技艺及民间绝活,参与人数众多,场面十分壮观。民国文献《珠官脞录》记载它源于社诞迎神庙会,鼎盛于晚清。如今它不仅凝聚乡情、传承民俗,成为研究沿海民俗的重要载体。

  “我小时候跟随外公一起巡游,敲锣打鼓,现在每年都从南宁赶回来参加活动。”今年53岁的苏斌把这个活动当作自己心中的“大节日”。

  当前,山口镇利用此活动,积极培育“巡游+非遗体验”线路,将飘色、舞龙舞狮、穿令箭等设计成互动项目,串联红树林、永安大士阁等景点,打造成为区域文旅IP。

  当天,活动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参加,镇里酒店一房难求。“我是从广东清平过来的,我们一家过来体验传统年俗文化,希望沾些福气,期盼新年万事如意。”游客陈家富说。

  巡游过后,鞭炮烟雾逐渐散去,留下的是生活味、烟火气。镇街市中心的虾饼店油炸声滋滋作响,糖水店鸡屎藤糖水香甜美味……街市的红火,蒸腾的生活,恰似巡游祈求的幸福。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