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龙狮穿街巷 万人祈新福——合浦县山口镇元宵年例巡游活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龙狮穿街巷 万人祈新福——合浦县山口镇元宵年例巡游活动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2025-02-13 13:43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蒋璐阳 合浦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薛清匀 温世林 陈春晓

  凌晨4时,薄云缭绕,月色朦胧。家住镇上的谢亮醒了,他一蹬地溜下床,今天他要负责穿令箭,一项富有神秘色彩的民间绝技。

  蕃桃山村的小伙陈德拿起手机,吹响了舞龙队、醒狮队的集结号。

  ……

  此时,万千人尚于酣睡梦中,但合浦县山口镇家家户户却亮起了灯火。

  正月十四,是山口镇一年一度的元宵年例巡游祈福活动,男女老少都出动,共庆元宵佳节,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活动持续到正月十六。

  飘色技艺要数小时的化妆,舞龙舞狮的要操练热身,唱木偶戏的要背词、清桑……

  上午8点半,山口镇街市中心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巡游祈福活动正式开始了。

  只见人群上方盘旋着一条条巨龙,金色的,紫色的,布满祥瑞色彩。它们随着龙珠舞动,时而飞速转圈、龙身游动,时而龙头腾跃、神情激昂,引起围观群众阵阵惊呼。

  “我们每年要花3—6个月进行基础训练,临近巡游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强化训练。”今年才读高三的陈德朝气蓬勃,是一支舞龙队和一支醒狮队的负责人,司职舞龙头。他那结实的手臂撑起舞龙棍,龙头随之上下左右舞动起来,有着轻重缓急的律动,而龙嘴龙睛一合一张,彰显了气象万千的精气神。

  十多个人舞龙,考验着队伍的默契。“鼓锣镲如同龙的心跳,得会听鼓点。”与陈德一起舞龙的都是年轻人,“舞龙不是为了得多少钱,而是喜庆,是人情味,更是传承与弘扬”。

  木偶戏是每年必唱的曲目。“一道朝中中状元,二朵宫花插两边,三杯美酒进皇献,四海扬名天下传……”身着古装的木偶迈小步,手微摆,一曲《中状元》便传出,聒噪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唱曲的是61岁的张云燕,13岁不到便随父走村串户唱戏。如今木偶戏是当地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张云燕一饰多角,伴以锣鼓唢呐等道具,唱腔圆润流畅。“春节这段时间很忙,每天要唱十几场。”她说。

  龙狮穿街巷,万人祈新福。人们早已把巡游道路两旁围得水泄不通。

  穿令箭是民间一绝活。

  巡游现场,人们目睹了穿令箭这一民间绝活。一支令箭看着已穿破谢亮的腮帮,令箭拔出,却看不见洞口和流血的痕迹,令人惊叹。“这很难解释。”谢亮笑答中暗含一份神秘。

  巡游队伍由男女老少组成,他们身着盛装,分别持镖旗、击锣鼓、放鞭炮,和舞龙队、舞狮队一起,穿梭在镇上的街巷,以及镇内10多条主要道路上,线路长达10公里。

  祈福的队伍,如同流动的人心。群众自发跟随巡游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电动自行车,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抱着小孩,队伍浩浩荡荡。

  祈新福,愿国泰,行大运。这是当地百姓最朴素的心愿,巡游队所到之处,寓意着送福送春。

  听闻着锣鼓声渐近,添康园饭店员工赶紧布置桌子,摆上烤乳猪、水果等,手工制作金元宝,并在店门上挂着生菜和红包,迎接巡游队。

  巡游队到后,醒狮表演开始。舞狮扎稳步,跳跃、摇头、甩尾……随着锣鼓声愈加急促,狮子一跃摘青,咬掉悬挂在门上的生菜,寓意生财有福气。店经理苏芸菲喜气洋洋。

  山口镇威武殿理事会会长何修忠介绍,当天预计15支巡游队到各村送祝福。舞龙舞狮队进超市、饭店、工厂表演,每队一天进五六十个地方表演是常事。

  潮平水阔,生活繁衍,民俗不息。山口镇沿海,历史悠久,这里有被誉为“南海古建明珠”的永安村大士阁。

  “山口镇地处两广交界,流动人口多,元宵巡游文化与广东相通相融。”山口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文化体育工作负责人莫积新介绍,山口元宵年例巡游有六百多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间,是两广沿海民间信仰与帝王巡狩文化融合的活态呈现。活动融非遗技艺及民间绝活,参与人数众多,场面十分壮观。民国文献《珠官脞录》记载它源于社诞迎神庙会,鼎盛于晚清。如今它不仅凝聚乡情、传承民俗,成为研究沿海民俗的重要载体。

  “我小时候跟随外公一起巡游,敲锣打鼓,现在每年都从南宁赶回来参加活动。”今年53岁的苏斌把这个活动当作自己心中的“大节日”。

  当前,山口镇利用此活动,积极培育“巡游+非遗体验”线路,将飘色、舞龙舞狮、穿令箭等设计成互动项目,串联红树林、永安大士阁等景点,打造成为区域文旅IP。

  当天,活动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参加,镇里酒店一房难求。“我是从广东清平过来的,我们一家过来体验传统年俗文化,希望沾些福气,期盼新年万事如意。”游客陈家富说。

  巡游过后,鞭炮烟雾逐渐散去,留下的是生活味、烟火气。镇街市中心的虾饼店油炸声滋滋作响,糖水店鸡屎藤糖水香甜美味……街市的红火,蒸腾的生活,恰似巡游祈求的幸福。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冬会丨中国健儿交出满意“答卷”

  • 亚冬会|冰月同辉,亚冬同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