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钦州港首次满载靠泊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侯朝博/摄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下,沉着应对、综合施策,加快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NO.1 看看我们的“第一”
我国首条规模化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建成投产
首次实现汽车面板区内生产
钦州港首次满载靠泊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初步预计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左右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3%、3.4%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粮食产量280.76亿斤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45%
新产业新产品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
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
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开行突破万列
增进民生福祉
初步预计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1%
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8.2%
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2.9%
民生支出增长6.8%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和7.1%
城镇调查失业率5.5%
去年做了什么?
推进国家政策落地落实
◉围绕国家一揽子经济政策,出台配套措施126项
◉筹措30.5亿元撬动“桂惠贷”新增贷款2317.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10.4万户
◉旅游业发展稳步向好,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8%、11.1%
强产业 增动能
◉启动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0.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5.7%
◉新增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9家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产量成倍增长
◉科技“尖锋”行动突破重大技术254项
◉新备案专利产品增长74%
◉我区参与的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6%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317.5亿元
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合湛高铁开工建设
◉南宁至珠海高铁南宁至玉林段建成通车
◉高铁运营总里程超2400公里
◉南湛高速广西段、贺州至连山高速、龙门大桥建成通车
◉龙滩特大桥建成并获大型公路与铁路桥国际最高奖
◉平陆运河投资完成工程概算的64.6%
◉北部湾港新建成运营5个泊位
◉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新增统调煤电装机198万千瓦、核电装机118万千瓦
扎实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工业投资增长38%,建设跨境跨区域产业链项目146个
◉全区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2433个,落地项目完成投资3185亿元
◉北部湾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十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口岸进出口增长12.6%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过货量突破2.2亿吨
◉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长23.2%
◉启动建设中柬(北海)产业园
◉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
◉友谊关智慧口岸基本建成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6.5%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稳居西部和边境省区第一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改善灌溉面积75.8万亩
◉食糖产量连续33个榨季排全国第一
◉水果产量连续7年排全国第一
◉脱贫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
◉建设大中型水库美丽移民村350个
◉新增1600个自然村(屯)通硬化路
◉改造农村危房5785户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0.6%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区管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42.9%
◉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5%
◉在全国率先推行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推进7项全国市场监管重大改革创新试点
◉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增长12.7%、27.2%
◉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增长23.4%
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工业园区3个
◉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41.9%
◉完成植树造林434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1720平方公里
◉百色获批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桂林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北海涠洲岛获“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
◉加大财力下沉稳基层“三保”
◉成功应对17轮强降雨特别是超强台风“摩羯”影响
◉社会治安形势良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29%
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427所,新增学位7.54万个
◉新增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学校各2所
◉纳入跨省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达到1.9万家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2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76个、14万户,1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部启动
◉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18.7亿元、惠及310万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更好促消费、增投资、扩内需、强外贸,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粮食产量282亿斤左右
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
今年怎么干?
促消费+惠民生
◉扩大健康、养老、幼托、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
◉培育壮大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推进南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
◉开展“广西旅游年”活动,推进200个以上投资超亿元的文旅重大项目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200个以上,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
◉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
◉建成崇凭铁路
◉开工罗城至宜州等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400公里以上
◉推进防城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北海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桂江航道等水运项目
◉加快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完成南宁机场改扩建项目
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力争工业投资增长5%以上
◉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9%以上
◉力争全区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以上
◉落实“人工智能+”行动
◉新组建3家自治区实验室、5家综合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
◉启动新一轮科技“尖锋”行动,实施100个以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改革!攻坚!突破!
◉持续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
◉全面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
◉推进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创新乡村金融服务
◉建设南宁、北海、贵港国家产融合作试点
更有活力,更加开放
◉加快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
◉打造南宁机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办好第22届东博会、峰会及世界林木业大会
◉加快建设中柬(北海)产业园、广西—文莱经济走廊
◉推动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试点建设
◉力争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以上
兴业!强县!富民!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大力建设现代化南宁都市圈,建设柳州、桂林副中心城市
◉分类推进边境小城镇建设,打造边海联动城镇带
◉开展完整社区试点
◉开展“一县一策”提升产业支撑能力试点
◉推进八桂宜居宜业县城试点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现代种业
◉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等庭院经济
◉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
八桂“颜值”永驻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完成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植树造林380万亩以上
◉加力创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和南宁国家植物园
◉建立一批零碳园区
◉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
民生改善,民心更暖
◉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
◉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
◉筹措资金835亿元以上,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
统筹发展和安全
◉有序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领域风险
◉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推动商品房去库存,推进现房销售试点
◉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龚文颖、钟小启/整理 蓝敏/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