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南宁人大持续监督推动“双减”工作落细落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南宁人大持续监督推动“双减”工作落细落实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01-08 10:04

  自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瞄准政策落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创新完善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多级人大联动监督、专题询问、专项督察、专题调研、跟踪督办等方式,对“双减”工作推进情况持续开展监督,形成环环相扣的监督闭环,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把政策落实落细,切实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让孩子成长回归本真。

  2024年,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三年目标完成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召开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三年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调研组经深入调研发现,三年来,南宁市全面抓好落实“双减”工作,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学校课后服务从有转优,学科类培训无序发展趋势得到遏制,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全市基础教育生态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各界对“双减”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减负增效 学校主阵地作用不断强化

  “你们学校布置的作业多吗?”“校外培训负担是否减轻了?”……南宁市各级人大代表在监督“双减”工作过程中,经常深入学校、社区,向师生、家长了解“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和真实成效。

  2021年,“双减”工作开始实施之初,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就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以及南宁市12个县(市、区)人大联动开展“双减”工作情况专项监督。三级人大共成立55个调研组开展专项监督调研,梳理出问题218个、意见建议141条,经分级分类梳理后,由各级人大转交同级政府研究办理,推动“双减”政策在南宁落实落细。2022年春季学期,南宁市各义务教育学校作业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办法等10个监测项目的完成率均为100%。全市各学校不断强化创新载体,促进校内教学提质增效,部分学校形成了一批优秀作业资源和作业管理的典型经验和范式。如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积极开拓劳动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澳华小学开创“小主人课堂”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园艺路学校开设多学科融合的手工兴趣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等等。

  据了解,2021年以来,全市共评选出100所“品质课堂”建设示范学校、997名“品质课堂”建设优秀教师、1014节“品质课堂”建设优秀课例(教学设计),全市共有12个案例入选自治区教育厅2024年公布的三批“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体验,学生作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有效转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课后服务 满足家长学生多样化需求

  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明月校区的操场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武术。在市第十四中学,烘焙、茶艺、阅读、书法等已经成为同学们的必修课程。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则把绘画、击剑、舞蹈、乐器等纳入课后服务内容……

  以前,市民群众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非学科类课程少、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问题反映最强烈。南宁市调研发展,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学校比较缺乏非学科类的师资力量,进而建议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发掘社会资源等方式来解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吸纳了这些意见建议后,把课后服务作为“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课后服务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转优的转变,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深入结合本地资源,同时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积极开设科普、艺术、体育、非遗、劳动、书法、绘画、阅读等兴趣课程,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

  截至2024年春季学期,南宁市课后服务备选库已纳入第三方机构290家。同时,还面向社会招募课后服务志愿者,弥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全市自愿参与课后服务学生占比达85.8%,全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开展率达100%。

  强化监管 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

  曾经,校外培训机构长期处于野蛮生长状态,资本过度涌入校外培训市场,引发恶意抬高市场价格、盲目收费等问题,一些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给学生家长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严重损害家长和学生利益。

  如何有效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规范化管理工作?如何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价格收费监管?2022年,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对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就义务教育“控量减负”和“提质增效”、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家校共育等问题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询问,并对相关部门的应询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结合承接市委深改委专项督察工作,增强监督合力,持续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

  三年来,南宁市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全面推进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原有的759家压减到40家,共压减了719家,压减率为94.73%;保留的40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性,“营改非”率达100%,学科类培训无序发展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

  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叠衣服、系红领巾、剥花生、剥蒜……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山语城校区开展的劳动技能挑战赛现场,各年级的小选手正在接受挑战;在安宁路小学校内劳动种植基地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收割稻谷,并体验稻谷脱粒的过程……

  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3年,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持续推动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题调研,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督促学校严格落实有关作业总量和时长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缓解家长焦虑,减少“校内减负、校外增压”现象的发生。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南宁市各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积极推进学生参与体育、美育、劳动活动,开齐开足体育美育劳动课程,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社会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坚持统筹社会科学教育优质资源,开设符合广大少年儿童需求的体育、科技、劳动技能等培训项目和活动,打造符合广大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活动式”课堂,不断拓宽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载体和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沉浸式、参与式的氛围中实践学习。

  三年来,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双减”工作关键点,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开展持续监督刚性监督,有力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落细“双减”各项工作。目前,南宁已按时间节点要求,实现了国家、自治区提出的“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社会各界对“双减”工作的满意度超过了九成。

  “‘双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南宁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市民群众普遍关切,依法加强对“双减”工作的监督,以人大监督之为推动巩固“双减”成果,不断推进南宁教育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岑耀南)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