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春种一根蔗,冬收万粒糖。在广西农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农集团”)签约蔗区,轻点手机屏幕,种植户便能对蔗地进行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运蔗司机可以一键接单、排队进厂,农务员可以在APP上快速录入地块信息、种植信息、砍运调度等农业数据……从蔗田到糖厂,从种管到砍运,5G、物联网、北斗等数字技术,正逐步在甘蔗生产各环节遍地开花。
近年来,广农集团按照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积极推进糖业数字化,做到蔗里有“数”、甜上加“甜”,助推甜蜜事业生产更精准、增产更增收、管理更智慧。
一键调度,高效砍运心里有数
又是一年榨季时。在广农集团所属明阳制糖公司蔗区,运蔗司机何祖俊打开手机APP,轻点屏幕便完成了接单、申请排队。很快,系统给出了排队号、预计过磅时间。“比以前在路边盲等、慢慢挪好多了,现在都是等时间差不多了再往糖厂运。”运蔗20多年,何祖俊感慨,APP不仅能线上排队,还能实时跟进其他车辆进厂动态,发生异常状况也能及时了解,“便捷、高效,我们司机也能更加合理安排时间。”
在广农集团托管企业博宣公司蔗区,基于农务系统详细的地块、种植信息,按照“早熟早砍”原则,一键生成砍运计划,正在成为现实。
“进厂甘蔗的新鲜度,直接影响制糖企业的产糖率,能否确保甘蔗新鲜、均衡、高效进厂入榨,尤为关键。”广农集团所属广西农投糖业集团副总经理潘文新介绍,与以往耗费大量人力通过实地估产,结合成熟度凭经验来铺排砍运计划相比,有了大数据支持的农务系统,可以结合日榨产能,科学精准“掐算”砍运顺序,分派运输车辆,省时省力且高效、科学。开榨以来,广农集团各制糖企业基本能够实现甘蔗在48小时内新鲜入厂。
一机在手,云上慧耕增收有数
甘蔗要增产,三分种七分管。近年来,广农集团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扶持种植户应用深耕深松、水肥一体化、绿色统防统治等新技术,不断提高甘蔗田间管护科学水平,助力增产增收。
在来宾市武宣县黄茆镇,种植大户武启惠介绍,只需要操作手机APP,他就能给远在几十公里外的甘蔗地进行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一个人、一部手机就能管几百亩甚至上千亩,比人工作业效率高多了,而且滴灌更加精准。”武启惠种植甘蔗多年,近年来通过应用机械化、深耕深松等技术,甘蔗增产明显,上榨季实现亩产超8吨。今年,在博宣公司的扶持下,武启惠建设了水肥一体化设施,结合土壤、甘蔗长势合理配水配肥、精准滴灌,如今甘蔗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甜上加甜。
在武鸣区城厢镇香泉村香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虫情监测系统、高空瞭望系统、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传感器、遥感技术的投入使用,也为采集农业生产数据、开展精细化管护提供了坚实基础。从过去农务员“乡村跑”,变成如今的信息“网上跑”,从过去的粗放漫灌变成如今的“精准滴灌”……田间管护不断精益求精,甘蔗持续增产增收。2024/2025年榨季,广农集团签约蔗区甘蔗平均蔗糖分较上榨季提高1个百分点,入榨总量、产糖总量预计实现双增长。数字科技助力,蔗里“丰”景如画,不仅甜了糖企,更甜到了蔗农的心田里。
一览千里,数字大脑掌控有数
打开博宣公司农务系统,蔗区15.8万个地块信息密密麻麻点缀在地图上,随意点开其中一个地块,地块位置、种植户、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时间等信息一览无余。
“以地块信息为基础,我们延展了一系列应用模块。”博宣公司副总经理胡顺介绍,榨季期间,系统自动生成砍运计划、蔗农抽签签号,自动汇总集成砍运进度、产量情况。其中,在蔗农上报砍收情况后,蔗管员会在农务系统手机APP平台确认相应地块的砍收面积、运蔗车辆,车辆进厂过磅后,数据自动填入该地块产量数据,每个地块产量如何,系统一查便知。
收集地块信息、种植信息,及时掌握甘蔗品种、生长情况,根据虫情监测情况及时向农户发送病虫情报、管护提醒,结合长势情况合理规划砍运计划,分析地块产量情况改进种植管护技术……以数字化为“千里眼”“顺风耳”,甘蔗生产管理变得更高效、更“聪明”。
广农集团负责人表示,将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深化数字化赋能在甘蔗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应用,把种植户采用的种植技术、培土情况、肥料品种用量、土壤、气象信息等数据融入广农集团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第一车间”农业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劳艳燕 蒙 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