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位师者的 “站姿”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一位师者的 “站姿”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2-20 18:00

一位师者的 “站姿”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

  前不久,在瑞士举行的2024年度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颁奖典礼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院士担任总设计师修建的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摘得IABSE大跨公路与铁路桥最高奖。

  “天峨龙滩特大桥尽管获得了国际认可,但其应用技术依然需进一步完善。”83岁高龄的郑皆连,与其博士后涂兵就这座世界最大跨径拱桥的混凝土拱二阶效应计算方法、劲性骨架混凝土拱纵向配筋设计理论等科技新问题进行交流指导。

  “郑院士细致地说明这些问题的背景和对于未来工程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涂兵说,“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求真精神,更加坚定了我在此领域深耕的决心。”

  “后辈必须超过我们,国家才能强大。”郑皆连说,“我年事已高,在还能动的时候尽微薄之力引领后辈把中国拱桥再往前推一步。”

  躬耕路桥建设和教育事业50余载,从青丝到华发,不管在校园还是在工程建设现场,郑皆连对学生始终创新引领、诲人不倦——师范育人,现场教学,是他数十年不变的教学“站姿”。

  1968年,时年27岁的郑皆连就首创我国双曲拱桥无支架施工新工艺,突破上千年建造拱桥使用支架的技术瓶颈。随后一路跨越,创造了多个第一,为我国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领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50余年间,不管是担任广西交通厅总工程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就任广西大学教授,郑皆连始终奉献在育人一线,为广西交通领域和教育系统培养了大批优秀行业领军人才。

   “郑院士修建了数座世界第一跨径的大桥,每一座都是创新跨越的里程碑。他攻克了系列科研瓶颈,解决了系列工程施工问题,为大跨拱桥建设提供了借鉴,为中国拱桥领先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安永辉说。

一位师者的 “站姿”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

  古稀之年,郑皆连主持修建的四川泸州合江长江一桥,获得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他坚持改变悬索桥和斜拉桥方案,以创新科技撑起跨径575米的“世界第一拱”广西平南三桥。耄耋之年,他穿山跨水,建成跨径600米的”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

  这些经典工程的一项项创新,也在工程实践中培养了一批拥有世界视野、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为团队树立了勇于创新的优良传承。

  三进西藏拉林铁路藏木特大桥建设现场的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正清晰地记得:地形狭窄、生产和混凝土泵送能力低,再加上海拔3100米的缺氧,劳动效率低,不能在初凝时间内完成往常单次1000多方立方米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单位已经无路可走时,76岁的郑院士提出,可利用隔仓板让单次混凝土浇筑量下降一半,一下子使施工顺利进行下去,为藏木特大桥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此后,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我们都没有退缩过,通过服务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在郑院士的言传身教中,我们与一座座世纪大工程一起成长。”陈正坚定地说。

  实践促教学,创新育人才,涂兵深受其益: “在郑院士手把手的指导下,我全程跟踪学习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设过程,显著提升了对实际工程的理解并创新教学方法,将在工地所见和认识凝练成教学素材,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郑院士不仅在宏观上把舵定盘,更是教会我们注重细节问题的解决。”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峨龙滩特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罗小斌犹记得,在做外包混凝土模板方案设计时,因拱肋箱内混凝土倒角类型多、角度多,无法实现模板标准化。对此,郑院士提供了一个思路:把倒角的角度都统一,设计出标准的、可重复周转利用的模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

一位师者的 “站姿”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

  建设天峨龙滩特大桥,郑皆连带领团队攻克系列科技难关:提出劲性骨架强劲度的合理选择准则;实现拱肋外包混凝土的安全、快速施工;实现28000方拱圈外包混凝土不开裂;采取综合结构优化措施使跨径600米混凝土拱桥成桥应力水平与已建成的跨径416米混凝土拱桥持平;建立拱肋纵向配筋优化方法,明显提高外包混凝土可施工性……

  从创新科技,到创新育人,创新已深深融入郑皆连的灵魂。在他的带领下,广西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辈出,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其中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在他的培育下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就已有近20名,并打造了数量不断递增、力量不断壮大的老中青不同梯队成员的大聚合,成为我国大跨拱桥领域科研和建设的生力军。

  如今,已83岁高龄的郑皆连正带领团队聚焦一流,潜精研思,致力破解工程难题,为交通强国建设持续挺膺担当。

  这,就是一位师者数十年不变的 “站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刘娜利)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国冰雕高手“冰城”秀技

  • 古老八廓街邂逅传统藏装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