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前不久,在瑞士举行的2024年度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颁奖典礼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郑皆连院士担任总设计师修建的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摘得IABSE大跨公路与铁路桥最高奖。
“天峨龙滩特大桥尽管获得了国际认可,但其应用技术依然需进一步完善。”83岁高龄的郑皆连,与其博士后涂兵就这座世界最大跨径拱桥的混凝土拱二阶效应计算方法、劲性骨架混凝土拱纵向配筋设计理论等科技新问题进行交流指导。
“郑院士细致地说明这些问题的背景和对于未来工程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涂兵说,“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求真精神,更加坚定了我在此领域深耕的决心。”
“后辈必须超过我们,国家才能强大。”郑皆连说,“我年事已高,在还能动的时候尽微薄之力引领后辈把中国拱桥再往前推一步。”
躬耕路桥建设和教育事业50余载,从青丝到华发,不管在校园还是在工程建设现场,郑皆连对学生始终创新引领、诲人不倦——师范育人,现场教学,是他数十年不变的教学“站姿”。
1968年,时年27岁的郑皆连就首创我国双曲拱桥无支架施工新工艺,突破上千年建造拱桥使用支架的技术瓶颈。随后一路跨越,创造了多个第一,为我国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领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50余年间,不管是担任广西交通厅总工程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就任广西大学教授,郑皆连始终奉献在育人一线,为广西交通领域和教育系统培养了大批优秀行业领军人才。
“郑院士修建了数座世界第一跨径的大桥,每一座都是创新跨越的里程碑。他攻克了系列科研瓶颈,解决了系列工程施工问题,为大跨拱桥建设提供了借鉴,为中国拱桥领先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安永辉说。
古稀之年,郑皆连主持修建的四川泸州合江长江一桥,获得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他坚持改变悬索桥和斜拉桥方案,以创新科技撑起跨径575米的“世界第一拱”广西平南三桥。耄耋之年,他穿山跨水,建成跨径600米的”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
这些经典工程的一项项创新,也在工程实践中培养了一批拥有世界视野、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为团队树立了勇于创新的优良传承。
三进西藏拉林铁路藏木特大桥建设现场的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正清晰地记得:地形狭窄、生产和混凝土泵送能力低,再加上海拔3100米的缺氧,劳动效率低,不能在初凝时间内完成往常单次1000多方立方米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单位已经无路可走时,76岁的郑院士提出,可利用隔仓板让单次混凝土浇筑量下降一半,一下子使施工顺利进行下去,为藏木特大桥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此后,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我们都没有退缩过,通过服务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在郑院士的言传身教中,我们与一座座世纪大工程一起成长。”陈正坚定地说。
实践促教学,创新育人才,涂兵深受其益: “在郑院士手把手的指导下,我全程跟踪学习天峨龙滩特大桥的建设过程,显著提升了对实际工程的理解并创新教学方法,将在工地所见和认识凝练成教学素材,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郑院士不仅在宏观上把舵定盘,更是教会我们注重细节问题的解决。”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峨龙滩特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罗小斌犹记得,在做外包混凝土模板方案设计时,因拱肋箱内混凝土倒角类型多、角度多,无法实现模板标准化。对此,郑院士提供了一个思路:把倒角的角度都统一,设计出标准的、可重复周转利用的模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
建设天峨龙滩特大桥,郑皆连带领团队攻克系列科技难关:提出劲性骨架强劲度的合理选择准则;实现拱肋外包混凝土的安全、快速施工;实现28000方拱圈外包混凝土不开裂;采取综合结构优化措施使跨径600米混凝土拱桥成桥应力水平与已建成的跨径416米混凝土拱桥持平;建立拱肋纵向配筋优化方法,明显提高外包混凝土可施工性……
从创新科技,到创新育人,创新已深深融入郑皆连的灵魂。在他的带领下,广西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辈出,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其中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在他的培育下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就已有近20名,并打造了数量不断递增、力量不断壮大的老中青不同梯队成员的大聚合,成为我国大跨拱桥领域科研和建设的生力军。
如今,已83岁高龄的郑皆连正带领团队聚焦一流,潜精研思,致力破解工程难题,为交通强国建设持续挺膺担当。
这,就是一位师者数十年不变的 “站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刘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