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村里的变化可真大!大家的收入噌噌往上涨,生活质量也是水涨船高。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有些买了小车,生活品质提升了不少。”这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感慨,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广西百色市平果市太平镇旺里村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旺里村因地制宜,鼓励村民们种桑养蚕,村民忙活了起来,日子红火了起来,整个村子桑蚕产业的发展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旺里村地处革命老区,位置偏远,农作物种植以玉米为主,部分村民收入依靠小规模养蚕及饲养牛、羊、猪、鸡等。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驻村第一书记陆禹驻村后,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意,通过对村里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特色传统产品等进行分析,与村民沟通、交流,积极争取后盾单位及村“两委”干部的支持,决定从传统特色产业种桑养蚕入手,打开旺里村发展产业的突破口。
陆禹(左二)查看旺里村桑叶种植情况
在陆禹和村“两委”干部的策划和推动下,旺里村采取“村支部+合作社+养蚕能人”的创新发展模式,将村民凝聚在一起,共同投入桑蚕产业的繁荣发展中。目前,旺里村的桑地种植500多亩,郁郁葱葱的桑林成了村民们眼中的“绿色银行”。
随着桑蚕产业的发展,旺里村的经济状况逐渐改观。每年户均养蚕收入4万余元,村集体经济种桑养蚕项目收入从2021年的8万元升至2024年的14万元。
陆禹与工作队员查看蚕茧结茧情况
“要想实现旺里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除了种桑养蚕,陆禹还带头发展桑枝生态鸡项目,吸引村里不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回村创业,成为田间地头和桑园蚕房里的干活好手,推动旺里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陆禹搬运旺里村村集体经济项目桑枝生态鸡
今年5月,旺里村被列入平果市“千万工程”提升村的名单中,陆禹积极投入到“千万工程”的工作当中。他积极联系学校领导,为旺里村开展“千万工程”工作提供切实帮助。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在了解旺里村的实际情况后,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联系美术设计学院和儿童艺术学院派出教师前往旺里村开展“千村提升,万村引领”墙体绘画活动,结合两个村屯的特点分别以“破茧成蝶”和“读书改变人生”为主题,并加入了农田景观、乡村振兴、山水风光等元素悉心打造富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景观文化墙,营造出“画中有景、景中有画”的美丽乡村景象,让单调的灰白墙体活了起来,村民房屋的面貌焕然一新。
陆禹与美术设计学院教师共同完成“千万工程”墙绘工作
陆禹与美术设计学院教师正在进行墙体绘画
以信念坚守初心,用奋斗诠释使命。陆禹的坚守和努力,换来了今天旺里村的旧貌换新颜。他表示,将继续心系群众,踏实做好每一份工作,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与群众一道一步一个脚印,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兑现一个个承诺,浓墨重彩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覃颖、覃玲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