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基层警务室职能作用,积极探索“警格+网格”联动融合工作机制,实施“1+1+1+N”(1名民辅警+1名法律顾问+1名网格员+N名村干部、志愿者等综合力量)多元融合警务模式,成立“睦边调解队”、召开“警民议事会”,走出一条“多方联动、效能聚合、服务精准、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无论矛盾纠纷大小,只要向辖区网格员反映,我们的网格员就会和警格员相互‘通气’,及时处置,现在辖区治安更加稳定了。”城厢镇那桑村党支部书记农国光??说。
今年春节期间,那桑公安检查站的民警接到网格员电话报警称,那桑村村民隆某因与父亲发生矛盾,情绪激动,推搡中导致其父亲轻微受伤。“这是我们的家务事,不用你们管!”民警在上门处理警情时遭到了当事人隆某的拒绝。然而,被拒绝的民警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主动找来了凳子请对方坐下,静静聆听双方的倾诉。民警在向双方了解情况后,先讲情,后普法,温情巧断了这起“家务事”。最终,隆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父亲道歉,并带父亲前往医院治疗。
“经过韦警官的耐心调解,我们两家纠缠了这么久的房屋边界纠纷,终于理清楚了。”今年3月,一起长达十余年的土地纠纷在双方的握手言和中得到了妥善解决。城厢镇城北社区的梁某与农某因为土地纠纷问题积怨已久,两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因为一点小事导致矛盾进一步升级。该局城镇派出所民警韦国辉到现场了解纠纷前因后果后,充分发挥“警网融合”优势,第一时间启动“警法司联调”工作机制,联合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村委会等开展矛盾化解工作。韦国辉与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现场办公,义正词严讲清“法理”,循循善诱讲清“事理”,感同身受讲清“情理”,从多角度劝说双方,明确两家土地界限,经过多番协调和努力,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警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自组建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一网格员+一支民调员”队伍以来,该局坚持将警务资源向网格聚焦、工作力量向网格下沉、管理触角向网格延伸,落实“网格吹哨、公安响应”机制,真正把警网融合打造成感知风险、预警预防的前沿哨所和及时处理、就地化解的主要阵地,实现了警情社情处置在网格、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安全隐患消除在网格、治安管理完成在网格,并严格落实“一事一回访”,全力做好回访排查和跟踪问需,切实提高矛盾化解的成功率和群众满意度。
今年以来,该县131个村(社区)召开“警民议事会”,网格、警格联动收集各类信息500余条,排查矛盾纠纷440起,已完成调解430起,调处成功率达97.7%,成为那坡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局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深耕基层治理,创新服务方式,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2023年被评为广西边海疆治理突出贡献集体、全区“优秀公安局”。(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瑾雯 通讯员 凌箐璐 黄露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