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年钦州蚝情节开幕 助推“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2024年钦州蚝情节开幕 助推“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2-03 15:57

  11月30日上午,2024年钦州蚝情节系列活动在钦州沙井岛蚝情广场开幕。钦州市市委书记钟畅姿出席并宣布开幕。市长王雄昌在开幕式上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覃天卫、市政协主席吕洪安出席。

2024年钦州蚝情节开幕 助推“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2024年钦州蚝情节开幕式现场

  王雄昌表示,钦州是中国著名的蚝苗培育和大蚝生产基地,钦州蚝情节是展现我市大蚝产业发展成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彰显大蚝产业与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有力举措,更是我们与八方来客共享发展成果、共赴文化盛宴的宝贵契机。诚邀大家以蚝为媒,以节会友,走进钦州、了解钦州、投资钦州,共享发展机遇和无限商机。

2024年钦州蚝情节开幕 助推“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

  图为大蚝美食吸引民众

  本届蚝情节由中共钦州市委员会、钦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以“蚝运钦州运河向海”为主题,通过联动主会场和自贸区、各县区,开展“蚝好吃”“蚝好玩”“蚝好看”“蚝好购”“蚝好棒”5大板块主题28小项“农文商体旅”融合活动,持续做好“冬游钦州”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推动文旅体育消费扩容提质。市民游客可以一站式品味蚝乡文化、品尝蚝乡美食、游览蚝乡风光,沉浸式感受滨海运河城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风情。

  在“蚝好吃”钦州特色美食街区,浦北陈皮、石祖禅茶、灵山腊味、贵台泉水豆腐花等钦州非遗美食、越南咖啡、猫山王榴莲等东南亚特色美食及各类大蚝美食琳琅满目,吸引了大批游客购买品尝。

  “蚝好玩”跟着赛事游钦州活动热力十足,滑水、水上飞人表演精彩绝伦,运动员们在水面上的高难度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沙滩足球赛、沙滩气排球赛上,运动员们激情飞扬、活力开赛。天幕休闲区、沙滩露营大会为游客献上滨海休闲体验,各类活动在现场掀起了体育旅游消费热潮。

  “蚝好看”钦州艺术荟同样让人目不暇接。“浪漫北部湾”第三届全国(钦州)渔歌邀请赛上,来自区内外的9支队伍精彩演绎极具地域特色的渔歌。跳岭头、酒杯舞等快闪巡游式沉浸演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钦州文化魅力。钦州花卉盆景奇石展设置兰花、沉香文化等5个主题展区,花卉争艳、奇石添彩。“蚝乡记忆”钦州大蚝快闪博物馆以6个板块的丰富内容,全面展示钦州大蚝产业的发展历程、品牌打造历程以及文化传承脉络,吸引远道而来的宾客前来打卡。

  “蚝好购”钦州名特优集市人头攒动。名特优产品展示展销、“钦州坭兴陶响当当的陶”展销、自贸区进口商品展销、商品房展销、汽车展销以及装修补贴宣传等活动同步展开,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优惠促销政策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咨询、选购、体验。与此同时,吾悦广场、世贸广场、年年丰广场、商业大厦、仟仟万家钦州购物中心等商场多点开展“以旧换新”和满减促销活动。

  除了沙井岛片区主会场的精彩活动,钦州市相关景区、商圈以及消费集聚区将持续开展八寨沟山地户外挑战赛等一系列活动,时间持续到12月底。

  据悉,此次钦州蚝情节活动围绕钦州大蚝,以沙井岛蚝情广场为主会场,联动市内主要商圈,与各县(区)深度合作互动,推出“蚝游惠”文化旅游优惠措施及6条“冬游钦州”—“蚝好玩”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拓展了文体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有效促进了文体旅消费全面增长。

  钦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蚝苗养殖基地,蚝苗产量占全国70%,2024年,“钦州大蚝”品牌价值高达53.14亿元。在钦州蚝情节的带动下,钦州文化旅游强市建设也将迈向新的高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张欣冉 供图:钦州市委宣传部)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