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梧州:赓续千年文脉 推动产业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梧州:赓续千年文脉 推动产业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9-21 15:42

  当你乘车从西江大桥上经过,放眼望去,西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连通东西,一艘艘货船在航道上有序航行,不时经过的公交车车身上标语醒目,又与景色互相映衬:顺流而下立潮头,溯流而进争上游……

  近日,记者跟随“籽籽同心”——2024年民族团结主题网络宣传活动,走进广西梧州,探寻这座千年古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六堡茶香融进团结情

  梧州是闻名世界的“六堡茶之乡”,近年来,梧州通过传承传统六堡茶制作非遗技艺,传承老字号,打造新品牌,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回到梧州发展茶产业了!有两名大学生专门学了制茶技艺,为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做贡献。”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祝雪兰介绍。

  山坪村位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西北部,距离镇中心16公里,是苍梧县海拔最高的村寨。据介绍,山坪村种植六堡茶3300余亩,村里有统一的品牌“山坪瑶家”,平均每亩六堡茶可增加村民近1万元的收入,小茶叶变成了“金叶子”。

DSC_4351-2

  茶农在山上采茶

  近年来,山坪村构建“党支部+特色产业+旅游项目+农户”模式,通过传承传统六堡茶制作非遗技艺,提高茶农的茶叶种植和制茶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通过积极开发瑶族乡村旅游,引进民宿、茶园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旅游主要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综合体,推动六堡茶等特色农产品与生态旅游、瑶族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群众增收。

  赵春燕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受祖祖辈辈从事茶产业的影响,她在大学选择了茶学专业,学习了种茶、制茶、营销等知识,现回到村里参与六堡茶的种植与推广等工作。“我希望利用好茶学知识和互联网,把村里的小叶子带出大山,能把茶文化推向全世界。”

  距离山坪村10公里的黑石山茶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黑石山茶厂通过培训班形式传承发展六堡茶种植、生产、加工等非遗六堡茶制作技艺,实现了茶农的增收与企业的增效。

DSC_4372-1

  游客在茶室内品茶

  据介绍,茶厂每年培训人数超300人次,帮助600多名村民实现就业。2021年至今,已累计发放分红400余万元。六堡茶已成为当地各族民众的“团结茶”和“幸福茶”。

  骑楼城奏响交融和合音

  梧州素有“千年古郡、百年商埠”的美誉,骑楼城则是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各族群众长期以来团结进步、包容发展的历史见证。在梧州市万秀区河东片区,全国规模最大的骑楼城伫立在闹市之中。

  南中社区位于中国骑楼城的核心区内,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近年来,南中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打造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登上舞台喜无边,莲花板响乐欢天;宣传党的二十大,欢歌妙韵乐连连……”在社区舞台“骑楼大讲堂”,南中社区“骑楼大妈”志愿服务队正在表演。

DSC_4385-1

  “骑楼大妈”志愿服务队

  “骑楼大妈”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多民族居民组建的队伍。她们发挥文艺特长,排练快板、粤曲等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骑楼大妈”志愿服务队通过“骑楼大妈+治安治理”模式,助力社区基层治理,充分利用“骑楼大讲堂”等宣传阵地,组织开展“诗词颂党恩”“红色摄影、诗词作品巡展”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社区基层治理,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构筑各族群众共享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

  梧州市地处两广交界,拥有深厚的粤剧文化底蕴。为更好传承粤剧文化,南中社区组织发动退休党员蒙兰卿于2019年成立了“兰卿粤剧文化工作传承室”,每周开展粤曲义务教学、粤剧演出等活动,在珠玑广场、邻里中心等地开展粤剧义务教学志愿服务80多次,向各族群众传授粤曲技艺,丰富了社区各族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粤剧文化在社区中得到传承。

DSC_4391-1

  蒙兰卿团队在文化活动室排练中秋节目

  南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霞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通过粤剧等媒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各族居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藤县狮舞传承焕发新光彩

  藤县舞狮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有“世界狮王”“东方狮王”称号。藤县中等专业学校是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藤县中专将藤县舞狮的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同时,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藤县中专龙狮队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得奖项30多个,曾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8个国家。目前,藤县中专已与30多所中小学签订培训协议,建立了传承机制。

狮舞

  藤县中专龙狮队在表演高桩舞狮

DSC_4413-1

  藤县龙狮扎作艺术馆内的巨型的狮头扎作品

  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藤县狮舞)传承人邓彬光说:“藤县狮舞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作为藤县狮舞传承人,我们更应该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舞狮文化’金字招牌。”团队在传承传统的狮舞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表现形式,拓宽传承路径。藤县狮舞连续两年登上央视元宵晚会,从县城走向全国性的舞台,发扬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藤县狮舞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每周五晚,团队在浔江公园上演灯光舞狮秀,在舞狮身上挂满五彩灯饰和彩绸,让舞狮在黑夜里也能绽放光彩。极具观赏性的舞狮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可,周五晚的浔江公园总是人声鼎沸。

  作为广西现代工业策源地,梧州历史文化悠久,产业发展强劲,拥有三鹤六堡茶、双钱龟苓膏、中华跌打丸等中华老字号和知名品牌,建有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发展平台。近年来,梧州立足深厚的资源禀赋及优越的交通条件,创新求变,开放发展,在千年的文脉传承中,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民族团结进步也迈上了新台阶。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周荃)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