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东博会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迈向新台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东博会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迈向新台阶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9-21 15:39

  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多年来,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平台,中国和东盟在教育、文化、健康等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电视周、中国-东盟旅游展等东博会框架下的活动,已成为密切双边人文交流的重要品牌,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教育交流“结硕果”

  刘清美是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印尼籍留学生,目前在中国学习铁道技术。留学一年多来,刘清美经常在社交媒体分享在中国的点点滴滴。“中国经济、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铁道技术世界一流,越来越多的印尼学生非常乐意来到中国、来到广西学习。”刘清美说。

  刘清美只是千千万万个东盟在华留学生的缩影。近年来,在东博会等开放平台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东盟学生选择“留学中国”,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人数超17.5万人。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老挝留学生乔月莹就读于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今年刚毕业的她打算留在中国继续深造,把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老挝。农业是老挝的经济支柱,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农业技术落后等问题,老挝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尚未实现自给自足。

  7月4日,“青春遇见美美与共”2024中国(广西)—东盟青年手拉手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500多名中国和东盟国家青年代表参加活动。在活动的故事分享会现场,乔月莹作为5名“广西故事讲述官”之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老两国的农业交流和合作尽一份力。”

  2023年年底,首个“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中国—印度尼西亚智能运载装备现代工匠学院在印尼雅加达国立理工学院挂牌;中国—马来西亚铁路现代工匠学院在马来西亚关丹市揭牌,该学院将服务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发展等需要,为当地培养铁路人才;今年3月,中国—马来西亚数字经济现代工匠学院在马来西亚MRANTI科技园揭牌,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数字支撑和创新服务。

  在东博会的推动下,目前中国已与东盟职业院校开展了至少70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和两个教师联合培养项目,创办了8个职业教育论坛,组成了19个职业教育联盟,并在东盟建立6个鲁班工坊、42个国际产业学院。

  “东博会促进了东盟与中国的教育交流,‘留学中国’‘留学东盟’已经成为彼此交流合作中非常重要的品牌。”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说。

  文化互鉴“连民心”

  中国译制的《山海情》《琅琊榜》等优秀视听作品在东盟国家广受欢迎,从东盟引进的影片以及双方合作的节目、栏目也为中国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享受。

  9月10日,由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越南通信传媒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在广西南宁开幕。视听周也是东博会框架下重要的人文交流品牌活动。

  越南通信传媒部副部长阮青林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本届视听周为推动区域内媒体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凸显了媒体在跨越鸿沟、互信互通、国际创新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越南将通过视听合作深化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强化民心相通纽带,促进合作新机遇。

  在今年的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上,包括越南嘲剧、泰国孔剧等在内的东盟多国非遗传承人带来了精彩的演出,现场观众喝彩连连。越南手工藤编工艺品、缅甸漆器制作技艺、柬埔寨丝绸纺织技艺,中国赣南客家擂茶、西湖绸伞、雕花蜜饯……来自东盟国家和国内各地的非遗美食、手工艺品进驻非遗大集市,每个展位都人气爆棚。

  除了视听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文化走亲东盟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活动,每年均邀请包含东盟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艺术人才参与文化交流项目。

  东博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说,东博会积极搭建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的“连心桥”,不断推动双方文化互鉴,促进全方位合作共赢。

  说走就走“增友谊”

  地处中越边境的东兴市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城市,与越南广宁省芒街市一河之隔,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边关风情使东兴市成为中越旅客暑期跨境游的热门选择。

  “这几年东兴的旅游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通关也越来越便捷。假期很多越南家长也喜欢带孩子来中国旅游。”负责跨境短途旅游团的越南籍导游阮氏荷说。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东兴、友谊关口岸旅游团人数增幅明显,达30.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

  随着我国过境免签政策不断优化,“China Travel”已成为当前最火爆的话题之一。“新马泰”全线免签,成为中国—东盟(10+1)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框架下,中国和东盟各国旅游合作机制完善的重要一步。

  “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掀起各界人员往来新热潮。目前双方直航航班数达到每周2300多班,恢复至疫情前近七成水平。

  互免签证后,中新航班量和客流量迅速增长,目前樟宜机场每周有423趟航班飞往中国南宁等29个城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往返新加坡的航空旅客流量达到370万人次,占樟宜机场总流量的11%,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自3月1日中泰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以来,中国游客访泰热度持续攀升,助力泰国旅游业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国成为泰国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地,文化游、民俗游等新兴中国旅游产品也正受到越来越多泰国游客关注。

  数据显示,互免签证政策直接带动广西空港口岸国际航班大幅增加,南宁、桂林口岸今年上半年国际航班同比增长75%,出入境人员37.5万人次,同比增长175.7%。

  韦朝晖说,多年来,东博会持续深化双方在人才培训、智库媒体、青年等方面的人文交流,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推进区域一体化凝聚更大合力、注入持续动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 韦天聪)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津成立

  • 越南举行八月革命暨国庆80周年纪念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