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个剧作家的心愿:把黄文秀的故事永远讲下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一个剧作家的心愿:把黄文秀的故事永远讲下去

来源:广西民族报2024-08-02 21:46

  “时代楷模”黄文秀离开5年多了,但她依然活在人们心里。怀念黄文秀的方式各不相同,剧作家林超俊选择的方式是书写和宣讲,一写就写了5年,长篇报告文学、微广播剧、舞台剧、电视节目、微电影、配乐朗诵、歌曲等先后问世,宣讲会一讲就讲了100多场,足迹遍布新疆、辽宁、山东等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有些朋友、同行不理解:“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在写她?”他自嘲:“没办法,陷进去了。”云淡风轻的回答背后,是一次次不辞辛劳的采访、一场场不计名利的宣讲,是一个个看似偶然、实则坚定的选择。

黄文秀生前留影

  挖掘黄文秀的故事

  让一件件往事“重见天日”

  林超俊就职于广西文联,此前曾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当过法官,在广西广播电视台做过编导。作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他担任过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大型综艺晚会和各种舞台剧的编剧、导演,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中国戏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多项国家大奖。讲故事对他来说不算难,但如何讲好黄文秀的故事,却是不小的挑战。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山洪罹难,6月28日,林超俊就踏上寻访黄文秀故事的旅程。花费约10个月的时间,林超俊采访了近200人,从黄文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同学、老师,到与她共事的领导、同事,从她的亲人、朋友,资助过她的爱心人士,到她帮扶过的村民,都一一寻访。“我要采访的对象已经不在了,只能通过旁证材料来了解她过去的故事,一些点点滴滴来印证,这个工作量极其的大,面对的困难会更多。”林超俊说。

  黄文秀在不同的地方求学、工作,每个阶段接触的人都不同,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林超俊不断穿梭于南宁、百色、田阳、乐业各地,想方设法挖掘线索。他还不远千里,前往黄文秀本科就读的山西省长治学院采访,只为寻找到黄文秀更多的故事。单是黄文秀生前驻村工作的百坭村,他就去了10多次,也因此见证了村道从泥泞的砂石路变成硬化水泥路。

林超俊(中)采访黄文秀家人

  那时,公开报道中还未涉及黄文秀读高中时的情况,林超俊通过多方寻访,了解到黄文秀是“全国扶贫状元”、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帮扶过的无数百色贫困学子之一,又在图书馆找到《南方日报》一篇关于陈开枝第101次到百色扶贫的报道,顺着这篇报道的线索,让黄文秀与陈开枝这位“广州亲人”之间的珍贵往事“重见天日”——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百色祈福高中复读的黄文秀领过陈开枝筹集的助学金;2017年12月12日,当时挂任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党委副书记的黄文秀,当面向陈开枝表达了感激之情。

  在林超俊的挖掘和书写下,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段情缘并被深深触动,其中包括陈开枝本人。“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出生于1940年,被称为“永不言倦的扶贫老人。”1996年中央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广东帮扶广西,广州对口支援百色,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的陈开枝自此与百色结下不解之缘。1996年至2023年间,陈开枝到百色市考察126次。他牵线搭桥共募集资金8亿多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万多人。

  林超俊记得,陈老看到自己与黄文秀当年在那满镇的合影时,不禁感慨万千、红了眼睛——他在记忆深处找到了关于黄文秀的片段,既对自己帮助过这么优秀的青年感到欣慰,又为她的逝去而伤心难过。“开枝主席很珍惜与文秀的这种缘分,因为这个更对百色多了一份深情,觉得要培养更多像文秀这样的干部,决心要办‘文秀班’。”林超俊说。

  在陈开枝的牵线搭桥下,2020年5月至2024年6月,百色市教育基金会共募集到资金8000多万元,在全市大学、高中、中职、初中、小学等70多所学校创办“文秀班”218个,资助学生超1.09万人。

  2023年12月,微广播剧《新时代的芳华——黄文秀》捐赠活动在百色举行,该剧总编剧、导演林超俊(左一)和“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左三)、黄文秀的姐姐黄爱娟(右三)、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杨俊(左二)等合影。

  志愿宣传黄文秀

  “宣传文秀是永远可以做下去的事”

  不止是黄文秀与陈开枝老人的故事,林超俊还挖掘书写了黄文秀的许多故事。5年来,他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时代楷模》,并担任国家广电总局迎二十大重点电视节目《闪亮的坐标》(黄文秀专辑)和61集系列微广播剧《新时代的芳华——黄文秀》的编剧、导演。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评论家李炳银对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给予高度评价,他在《脱贫攻坚行动的报告文学一瞥:读懂中国的厚重书写》一文中写道,这部作品在他看来是“迄今描绘表达黄文秀精神事迹最真实全面、深入生动和富有情感体会的作品”。

  国内第一部深入挖掘黄文秀题材原创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

  《新时代的芳华——黄文秀》微广播剧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关于黄文秀题材的国内首部长篇系列微广播剧,填补了该题材在广播剧这类文艺体裁上的空白。今年2月,林超俊凭借该作品荣获广西文艺最高奖——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编剧奖)。电视节目《闪亮的坐标》(黄文秀专辑)在网络平台的浏览量超7亿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61集系列微广播剧《新时代的芳华——黄文秀》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和喜马拉雅平台等播出

  通过这些作品,人们知道了黄文秀小时候帮助弱者的事、她发动宿舍姐妹一起考研的事,她对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她与“无锡亲人”的故事、她的家风、她研究生毕业后返回百色参与家乡建设的决心……一件件“小事”平凡却感人至深。

  从故乡到远方,再从都市回到乡村,从心怀梦想到脚踏实地……林超俊笔下的黄文秀,是可爱的、真实的,也是伟大的。这一路记录的点点滴滴,令林超俊为之动容。他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黄文秀的故事并从中获得力量,宣讲就是其中一个方式。其间,他恰好被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选聘为“红色文化专家组”成员,于是就此走上了宣讲之路。2019年至今,关于黄文秀的报告会、宣讲会、讲座,他一共讲了106场,现场聆听的观众累计约5万人。无论是区内的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北京、上海、广东、山西、辽宁、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只要工作能安排开,他都尽量克服困难去宣讲。

  他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宣讲属于志愿服务,讲课费之类坚决不收。“我去宣讲不是为了要报酬,是想把文秀的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哪怕只影响一个年轻人,我觉得也值了。”林超俊说。

  有一次,他应邀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宣讲,也许是因为不适应气候环境,宣讲会刚开始他就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后来是一边塞着棉球,一边把文秀的故事讲完了。

  今年5月21日,林超俊所作的黄文秀精神宣讲活动的第100场在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相思湖校区举行,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讲述和真挚的情感引发在场数百名师生的共鸣,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同学,受访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或被黄文秀的精神品质所感染,或从她的故事中得到启发。

  宣讲100余场,是林超俊之前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会继续讲下去。”林超俊说,“有些人觉得这事该翻篇了,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刻认识到,宣传文秀是永远可以做下去的事。”

  像黄文秀那样活

  “这个时代我们怎么活得有价值很重要”

  写黄文秀故事的过程,对林超俊来说有时像在“照镜子”,他的脑海里会不时闪现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天我突然不在了,我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和革命年代打江山的烈士们比,我们还活着,已经很幸福了,我们要怎么活?”

  林超俊在黄文秀身上找到了答案。

  “我觉得应该像文秀那样,做一个干净的人,不要有那么多私心,不要太计较得失。”林超俊说。“从文秀身上,我更能体会到,要做成一件好事、践行一次信念或许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时时行,处处为。”

  林超俊30多年来一直坚持主旋律创作,他写过很多正能量的人物,但大多扮演观察者和讲述者的角色,而在写黄文秀故事的过程中,他不仅是书写者,还是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与实践者。

  他为百坭村的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推动烟叶产业扩大规模。还为百坭村与黄文秀的母校——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村里砂糖橘、鸡、鸭、山茶油、茶叶等农产品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了种植户、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林超俊出生在百色市田东县农村的一个壮族家庭,老家和黄文秀的老家田阳距离二三十公里,两地的语言、自然环境非常相似。这也让他对黄文秀一家、对百坭村有了一份特别的感情。黄文秀的姐姐黄爱娟遇到难事会找他商量,他会给出真诚的建议。她想建一座能还原妹妹成长经历的纪念馆,他也帮着出主意、想办法。

  他所做的事早已超出一个剧作家的“本分”,也会有身体吃不消的时候,但他觉得,“一说到黄文秀的事、百坭村的事,总觉得好像跟自己有关”,能帮就帮,能做的都尽力去做。

  林超俊未来的规划还是和黄文秀有关,他打算再写一本关于黄文秀的书,写她离去以后乡村的巨变。他还要推动中小学生开展学习黄文秀品质主题研学活动。黄文秀的母校计划将黄文秀大学期间的故事拍成一部电影,他应邀进行电影创作,剧本目前正在创作中。

  林超俊(左一)和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导演雷献禾就剧本创作进行讨论。他说,德国有个作家写了一部经典巨著,名字叫《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大家米切尔·恩德的巅峰之作,在德国耳熟能详的程度等同于中国的《西游记》,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芭蕾舞剧、歌剧、话剧等,也获得了许多国际大奖。这是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因为当你把这个故事读完后,它又会由这个故事引出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个故事又会引出一个另外的故事……就这样,它成了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黄文秀就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要代代相传下去。”林超俊说,“她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时代楷模,也是我心中的楷模。我想告诉大家,英雄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她的奋斗、她的成长轨迹造就了她!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普通的家庭,同样能培育出像她一样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记者:韦颖琛

  审核:黄 云

  复审:黄浩云

  监制:韦秀观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深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