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丝首港的“涅槃重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海丝首港的“涅槃重生”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骆万丽2024-06-21 21:50

  通讯员 李志雄 何云飞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骆万丽

  核心提示

  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城的西门江出海口,曾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始发港逐渐荒芜,湮没于历史的长河里。2019年4月,广西首港投资集团一期投资12亿元,花了三年时间精心打造,让消失千年的始发港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几年发展,海丝首港景区已成为广西文旅项目发展的精品典范。景区自2021年10月16日试营业开园至今,已接待游客300多万人,并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荣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海丝首港已经在新的征程上扬帆远航,在引领北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为广西文化旅游强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1 以文化造景观

  日落黄昏,大潮涌起,海水漫过海上栈桥,吻上亲水步道,与古港融为一体,一座“海上城堡”就此诞生。

  “这里城水相连、城在水中,风光旖旎,堪称‘海上威尼斯’。”端午期间,记者来到海丝首港,为眼前的美景所惊艳。

  走进景区,但见岸上楼阁林立,亭台错落,古堡恢弘,街巷交错,各式建筑密集分布,汉风古韵中夹着异域气息,令人沉醉。

  谁能想到,这美轮美奂的海丝首港,曾经只是一片虾塘?“两千年前的汉代始发港早就没了,它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是困扰我们建筑设计和景观打造的最大问题。”广西首港投资集团董事长田国华说,团队多次去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观摩出土文物,力图找出海丝首港的根。

  2019年8月,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授予海丝首港对现有文物的开发与使用权。团队秉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理念,在对文物的深入研究和利用中建成了海丝首港景区。

  撷取历史典故兴建望安亭,提取波斯陶壶的颜色渲染港司楼外墙,将昭光寺铜钟等文物元素用于风向标设计之中……景区的古堡、亭台、码头、市集等建筑,设计灵感无不来源于文物和历史典故,真正做到了让文物活化,让历史说话。

  “这个茶馆,拥有圆形的屋顶、圆筒状的四壁,造型很独特,原来其创意来自汉代陶囷。长成文物一样的茶馆,谁不喜欢!”来自北京的游客邱小姐不由翘起了大拇指。

  凭借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海丝首港已成为迷人的旅拍胜地。很多人专程赶到这里,为的就是过一把穿上汉服拍照打卡的瘾。

  “实践证明,是文物让海丝首港建筑有了深厚底蕴,是文化让海丝首港景区有了蓬勃生命力。海丝首港的建筑设计和景观打造,有力地践行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是广西‘文化润景’的典范之作。”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旅游系主任张燕说。

  2 以演艺留游客

  这是两千年前的合浦港,瞭望塔上燃着长明的灯火,沙岛水岸露出桅杆与风帆,一群水手爬上爬下,忙碌起来。“三年已到,合浦珠还。”太守宣布重新开海采珠,颁布采珠条例,引发码头阵阵欢呼……

  夜幕降临,全景交互式表演《水与火之歌》拉开帷幕,再现两千多年前合浦始发港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繁华画卷。游客们分散在各个角落,有的身临现场,有的倚栏观看,分外入戏。

  “这是我看过最好看、最好玩的实景演出,有种一不留神就穿越到汉朝的感觉。”来自成都的游客刘璐说。

  三年磨一剑。海丝首港开发团队坚持“一个港一台戏”的理念,通过精心打磨剧本、突破传统舞台、创新表演方式、持续迭代优化等举措,将《水与火之歌》打造为国内首创的全景交互式演艺。

  主创团队用了三年时间,通过翻阅史书、实地调研,提炼海丝首港核心元素,挖掘年代久远的故事,经过精心打磨,最终凝练为华灯初上、盛世首发、海上明月、波斯异域等八个章节,讲述始发港两千年前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盛况。

  团队打破传统演艺的舞台式表演和画框式观看模式,以海、岛、港、船、街、楼等为全景式表演空间,让表演者走下舞台,在游客身边表演太守斗宦官、捕快护百姓、相遇波斯人等故事,营造了“处处皆舞台、人人皆演员”的演出效果。

  演艺采用远景、中景、近景融合的方式,集歌唱、舞蹈、戏剧、曲艺、杂技、魔术等表演形式为一体,为游客呈上一场艺术盛宴,带来多重体验。

  景区因时制宜,根据节庆变化推出不同的主题演艺。同时,结合科技进步,不断升级演出设施,让演出更加立体生动。

  “2024年春节约10万人次观看了这台演出。《水与火之歌》已成为景区的拳头产品。”广西首港投资集团品宣总监许承荣说。

  3 以运营聚人气

  作为北海新生代文旅项目,海丝首港是通过什么方式,触达广大游客,异军突起的?

  “我是从小红书上知道了海丝首港”“我是从微信上知道了海丝首港”“我是从抖音上知道了海丝首港”……在景区随意采访一些游客,大家的回答不约而同指向了同一对象——新媒体。

  “海丝首港之所以跟新媒体结下不解之缘,首先是因为‘天生丽质’,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时尚气息的地方,非常吸引年轻人;其次是因为‘别无它法’,景区在疫情期间诞生,当时旅行社等传统引客渠道已停摆,我们只能找新媒体来推广。”广西首港投资集团总顾问罗敏说。

  在新媒体运营上,海丝首港打出“组合拳”:一是组建团队,引进策划、设计、摄影、剪辑、直播等专业人才,组建约50人的精干队伍;二是打造矩阵,开通微信、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形成全网覆盖的宣传矩阵;三是锐意创新,抓住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特点,结合潮流玩法,推出大批富有创意的宣传作品。

  得益于新媒体营销,景区创造了快速聚客模式。2022年是海丝首港正式运营的第一年,也是疫情对旅游业影响最重的一年,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达70万人次,成绩可圈可点。

  根据字节跳动公益发布的《乡村文旅数据报告》,海丝首港景区成为2022年广西乡村文旅TOP1,全国最火爆乡村文旅TOP2。

  如果说新媒体营销让景区实现了“网红”,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则让景区实现了“长红”。

  在旅游交通方面,因海丝首港大型酒店还在建设中,大量住宿需在城里解决,景区专门提供夜班大巴车免费接送游客。为了破解旅游“最后一公里”难题,景区还提供观光车免费接驳游客,让进出景区变得更加便捷。

  在服务细节方面,景区雨天为老人、孕妇、儿童等游客提供免费雨衣,冷天提供热姜茶、火炉取暖等,还免费为游客提供引导游玩服务。目前,景区服务人次已超300万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 以延链促发展

  依托建筑景观和演艺项目,海丝首港引来了餐饮、民宿、手工艺品、换装旅拍等业态,90家商铺分布在2公里商业街区,构建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每天晚上,《水与火之歌》演艺结束后,海丝首港还陆续推出海上烟花秀、夜浪港迪、千人烟花舞等夜间娱乐项目,有效延长了游客夜游时间。

  每到深夜,景区的海鲜餐厅、特色粉面、咖啡果汁饮品、特色小吃店里,游客纷至沓来,消费一片火热。

  “点燃消费热情要靠夜经济。景区通过演艺和夜间娱乐活动,将游客留至深夜,激活了夜间消费,实现了商演的有机融合。”罗敏说,2024年1月,景区获得了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称号。

  海丝首港的成功打造,让广西首港投资集团成为了引领北海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加快了其“走出去”步伐。

  2023年,海丝首港创始人及团队投资成立广西全域游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4.37亿元打造“来北海坐坐”系列城旅项目,在银滩、老街、冠头岭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开发若干子项目,实施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

  经过一年多努力,十里银滩艺术椅子、银滩·冰境纳凉馆、银滩·海境时尚馆等景点成为新的风景,老街、冠头岭、侨港等十多座城市艺栈逐渐驰名,“来北海坐坐”的城市文旅IP正冉冉升起。

  分散的子项目如何实现串珠成链?集团通过“来北海坐坐”旅游专线巴士,串联起各个景点景区,构建完整的黄金海岸线旅游生态链,赋能北海全域旅游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北海从‘城市景点’向‘景区城市’转变,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升级,为广西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添砖加瓦。”田国华说。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三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