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20日,记者从广西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好平陆运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西切实按照“通江达海、整体规划、一次建成、系统运行”的理念,精益求精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截至6月18日,平陆运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340.4亿元,土石方开挖约2.06亿立方米,三大枢纽累计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约93.3万立方米,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建设平陆运河,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据介绍,平陆运河项目总投资约727亿元,土石方开挖量约3.39亿立方米,于2022年8月28日正式开工,施工工期52个月,将于2026年年底主体建成。为充分发挥平陆运河牵引带动作用,广西据平陆运河建设形成的交通发展新格局,调整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打造“一纵一横、六干三支”畅通高效的八桂航道网。为扎实推进规划实施,组织编制《广西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统筹谋划一批包含内河航道、通航设施、港口码头、集疏运和支持保障系统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编制《北部湾港总体规划(2035年)》,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推进南宁港规划修编和钦州内河港规划编制,积极开展平陆运河江海联运作业区建设方案和南宁平塘港区综合开发研究,为构建与平陆运河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最大化保护和发挥平陆运河航运效益,广西全面梳理优化平陆运河航道管理、船闸调度、港口布局、水量要求等航运系统运行要素,发挥相关主体保护运河核心功能作用,编制《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草案),为平陆运河畅通、安全、高效运行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目前,《条例》通过了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正在按照立法工作方案推进《条例》下一阶段审议完善工作。
2024年下半年,广西将全力冲刺完成形象投资200亿元,开挖土石方1.1亿立方米的年度目标任务;建设中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智慧运河,提升运河工程建、管、养全过程的一体化管控能力;对标对表绿色工程创建工作任务清单,全力推进土石方综合利用、表土存放及边坡防护、沿线饮用水安全等专项工作。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