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师范大学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阐述白头叶猴的保护成效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师范大学团队在《Science》发表文章阐述白头叶猴的保护成效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5-26 06:47

  5月23日,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岐海教授、范鹏来副教授团队在《Science》期刊(影响因子56.9)发表题为“Hope for limestone langurs’conservation”(石山叶猴保护的希望)的Letter文章。文章全面总结了全球7种石山叶猴的保护困境,报道了我国政府、科学家、社区采用整合的保护手段在20多年的时间使广西特有的极度濒危物种白头叶猴种群数量翻番的保护成效,希望全球石山叶猴的保护能够从中国成功保护极度濒危物种的案例中学习经验,展望了全球石山叶猴未来的研究和保护方向。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范鹏来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周岐海教授为通讯作者,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Michael J. Lawes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若爽博士参与了该研究工作。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该论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实现了广西师范大学在《Science》上发文的历史性突破。

  喀斯特石山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境,具有悬崖峭壁丰富、土壤资源稀少、地表水严重缺乏和植物生长缓慢等特征。在我国、越南和老挝的喀斯特石山生境中生存着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卡巴叶猴(又称金头叶猴)(T. poliocephalus)、德氏叶猴(T. delacouri)、黑叶猴(T. francoisi)、越南乌叶猴(T. hatinhensis)、老挝乌叶猴(T. laotum)、印支黑叶猴(T. ebenus)7个物种,俗称石山叶猴。除印支灰叶猴数据缺乏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外,其它物种都被评估为极度濒危或濒危等级。白头叶猴、卡巴叶猴和德氏叶猴在不同年代还被列为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之一,意味着这些珍稀的石山叶猴处于极大的灭绝风险之中。

  文章回顾了石山叶猴所面临的一些相似的保护困境。例如,非法捕猎石山叶猴用于食用或传统中药;当地老百姓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放利用导致石山叶猴栖息地退化;农业扩张、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导致石山森林破碎化,影响了石山叶猴种群的扩散。文章总结了中国政府、科学家和社区基于长期的基础研究采用整合的手段对我国广西特有的极度濒危物种白头叶猴开展保护工作的经历。例如,将白头叶猴划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过严格的立法和长期的巡护彻底杜绝了白头叶猴被非法捕杀。基于系统的研究成果为白头叶猴人工种植食源植物,并在关键区域建立生态廊道供白头叶猴迁移。鼓励当地百姓种植甘蔗,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当地百姓的收入。使用白头叶猴的形象作为大型赛事的吉祥物,在央视等国内外知名媒体上宣传白头叶猴研究和保护事迹,提升白头叶猴保护的公众意识。通过20多年的努力,白头叶猴种群从1999年的600只左右逐步恢复到2023年的1400多只,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成功保护极度濒危物种的典范。

  文章呼吁有石山叶猴生存的越南和老挝政府采用类似中国政府、科学家、社区在广西实施的白头叶猴研究和保护政策。建议采用被动声学监测、红外热成像等新技术提升石山叶猴的监测效能。倡导在石山叶猴的种群动态和遗传、行为和生理适应、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建立国际平台加强石山叶猴相关研究的合作和成果分享。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加对研究和保护的投入,所有石山叶猴种群的恢复可能成为现实。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广西师范大学灵长类研究团队率先开展白头叶猴、黑叶猴等石山灵长类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历经四代学者的努力,在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长期资助下,围绕种群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开展长期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Science》《Biological Conservation》、《Zoological Research》《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Anthrop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基于白头叶猴研究与保护成果,推动建立了广西第一个野生动物研究野外科学观测站,是国内外最早、最全面、最系统开展石山灵长类研究与保护的团队。团队骨干成员长期投身社会服务,多人多次受邀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大学、中小学宣讲石山灵长类的研究进展,宣传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通讯员王董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 “国门铁路”警察守护旅客平安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报告发现一个原以为“不可能存在”的神秘结构。
2025-05-26 09:18
阿尼玛卿雪山保存着50余条冰川,年均径流量占黄河上游总流量35%,其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2025-05-26 09:16
如今,在各地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无人拖拉机破土前行、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智能机器人全天候巡检……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随处可见。
2025-05-26 09:15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