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百色:工厂化集中育秧描绘陵山区水稻生产新画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百色:工厂化集中育秧描绘陵山区水稻生产新画卷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5-23 22:17

  眼下,正值广西百色市中稻育秧旺盛期,插秧黄金时节。放眼望去,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绿油油的秧苗间行一致、高度齐平,在阳光下迎风挺立、竞相生长,生机勃勃。

  走进田阳区凤马村村委集体经营的250亩水田,人们正在忙碌地进行起苗、运苗,农机手娴熟地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里来回穿梭,随着插秧机前进的节奏,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快速整齐地铺在了田间,一排排整整齐齐长势旺盛秧苗,十分喜人。凤马村村民告诉笔者,这些秧苗全部是由田阳区工厂化育秧中心供应。

  图为田阳区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绿油油的秧苗

  图为田阳区凤马村村民正在使用插秧机插秧

  据了解,田阳区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于今年3月份投产,可以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2万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在今年春耕期间,就以订单生产的方式为周边1200亩大田提供秧苗,填补了当地机械化集中育秧的空白,有效降低了旱涝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力解决了机械生产用秧难题,枯苗、死苗、缺苗等情形大大降低。

  “利用育秧中心的秧苗,我们插秧效率大大增加,人工成本也少了。一台机器两个人,一天可以插秧40余亩,如果仅靠人工,一人一天插1亩水稻都够呛。”农机合作社社员王大哥一边将秧苗盘放上插秧机一边自豪地说。

  在百色,像这样的工厂化育秧中心还有12个。如靖西市化峒镇自2023年7月份起,联合10个村(街)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工厂化育秧,同时为村民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全镇示范种植的2000亩水稻,同时通过新建成的粮食烘干中心为周边农户开展粮食烘干业务,仅单季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30万元的经济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靖西市在各乡镇推广“工厂化育秧+生产托管”,推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走在全市前列。

  图为靖西市进行机械化插秧培训

  近两年来,百色市积极争取农机社会化服务资金3842万元,在全市各县(市、区)建成38个育秧中心、烘干中心,扶持培育42个农机合作社。同时,从丘陵山区实际出发,为“小、偏、散”地块提供全程托管服务,促进了小农户和大农业的有效衔接。像平果市甲田农机合作社为周边耕地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粮食代耕、代种、代管、代收服务,每年的覆盖面积都超过5万亩。

  百色平果市甲田农机合作社整装待发的插秧机

  在各类农机补贴政策支持下,百色市工厂化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农民合作社及农机服务队等各类农机新型服务组织充分涌现,为农户提供了丰富的“耕、种、管、收、烘干”等“菜单式”服务,让丘陵山区逐步实现全程全面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描绘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新画卷。

  2023年百色市丘陵山区撂荒地复耕复种全程托管服务示范活动,入选全国农服进万家活动案例。

  根据百色市农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百色市将建成投产13个育秧中心,预计全部育秧中心可辐射带动机械化插秧近5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提升3-4个百分点,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贡献农机力量。

  (通讯员 韦莲香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