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5月12日,2024年广西防灾减灾宣传周暨广西应急使命·2024——百县千村万屯(企)应急演练启动仪式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自治区副主席杨维林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自治区减灾委副主任、应急管理厅厅长周长青通报全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介绍演练活动安排。
据悉,2024年,全区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主题,在5月至12月开展广西应急使命·2024——百县千村万屯(企)应急演练专项活动,深入推动应急演练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村,全面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活动现场,广西消防救援队伍、广西机动队伍、中国安能一局、红十字会等部门单位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展板、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有奖问答、VR体验、打卡签到等形式,集中向社会公众零距离普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与自救互救技能,集中展示一批高精尖专业应急救援装备,营造人人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氛围。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抗灾害、保民生,成功应对8轮强降雨、4次台风和3次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有效避免重大人员伤亡;科学高效处置森林火灾37起,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重特大森林火灾;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救灾足额资金支持灾害救援救助,将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试点扩大到14个市50个县;全区受灾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间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实现两位数大幅下降。
过去一年,全区持续推动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与项目建设,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争取各类资金,支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灾害风险普查全面收官,探索将普查成果应用于各行业领域;持续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化与规范化体系,制定出台《广西地震预警管理条例》《广西暴雨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持续加强救援队伍建设与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全区拥有矿山、危化、森林消防和安能一局等专业救援队伍219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5个支队和122个大队、社会力量48支、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1501支和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1.64万支,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和演练2万多次,储备各类抢险救灾物资和应急救援装备近120万件套;持续做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隐患排查,各级公安、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对513个临山、临崖、临河区域开展风险排查,设置警示标志684块、及时整改隐患126个,累计发布预警信息274次和预警短信4.7亿条;持续提升灾害抢险救灾能力与科普宣教质量,仅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区各地累计发放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141.3万多份,展出板报5100多板,悬挂横幅和标语3.4万多条,播放视频、宣传片2.6万多次,发送宣传短信302.8万多条,举办培训演练1.9万多场,开设网上宣传专栏640多个。
根据广西应急使命·2024——百县千村万屯(企)应急演练专项活动安排,今年自治区和设区市将科学分析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灾害事故态势,分类别、分层级编制实施应急演练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综合性演练,切实提高急难险重灾害事故攻坚能力;县(市、区)将突出统筹指挥和协调联动,抓好信息搜集报送、会商研判组织、信息共享互通、应急力量调派、现场处置统筹等关键环节,开展部门联合演练;乡镇(街道)将突出最初半小时响应,健全完善“第一响应人”和基层网格化协同应急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先期处置应急演练,推动提升先期处置能力;村屯(社区)将重点开展应急疏散、紧急避险、信息报告等科目演练,强化短临预报和预警“叫应”协同衔接;企业将重点开展疏散逃生演练,推动全体从业人员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
(通讯员 沈应佳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