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崇左市林业局积极建设模范机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崇左市林业局积极建设模范机关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3-10 20:43

  近年来,广西崇左市林业局扎实推动“模范机关”建设走在前、作表率,先后荣获“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先进单位”“第一届世界林木业大会先进集体”“崇左建市20周年公务员集体二等功”等荣誉称号。林长制工作交出亮丽“治林”新答卷,崇左市连续2年在市级林长考核评价中获“优秀”等次,位居广西前列。

  把稳理论武装“方向盘”,打造“讲政治”的模范机关。抓好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专题”、党支部组织生活“第一主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第一课题”,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发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推进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支部开展联动学习、同题共答,依托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和政治机关意识教育30余次。策划“绿色大讲堂”,打造生态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林业碳汇等内容的“一核多元”课堂体系。

  营造风清气正“生态园”,打造“守纪律”的模范机关。持续加强党规党纪教育,多措并举推进“清廉林业”建设,组织开展“廉政家访”、观看现场庭审和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特色廉政教育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发送“廉政短信”1000余条。建立健全《崇左市林业局直属单位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聚焦涉林惠农补贴、涉林项目资金等方面存在问题,强化政治监督,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全力营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牵住基层组织“牛鼻子”,打造“负责任”的模范机关。实施“书记领办党建项目”工程,通过“书记认领、支部引领、党员带领”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崇左坚果产业,2023年崇左坚果产值达到6.3亿元,带动7.26万农户户均增收约8600元。“崇左坚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准予注册,成为广西首个含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的集体商标。深入推行林长制改革,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设立林长和副林长共1214名,形成千名林长共护南疆国门生态安全屏障的工作格局。织密扎牢森林安全“防护网”,大力开展“国门利剑”“护松2023”等专项集中执法行动,2023年全市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为零,全市保持无松材线虫病疫区。着力解决乡镇撤并林业工作站后,部分基层涉林机构职能虚化、弱化等突出问题,创新实践“乡镇林长办+林草资源监管服务中心”基层林业治理模式,得到国家林草局专刊推介。

  打好服务中心“攻坚战”,打造“有效率”的模范机关。推行“一线工作法”,以“四下基层”全力以赴破难题、优服务、抢进度。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崇左森林覆盖率在建市20年间从43.3%保持至55.8%,提高了12个百分点。林业产业跃升为崇左重要支柱产业,2023年全市林业总产值553.4亿元,同比增长17.6%,木材加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累计130家,规上企业产值超过135亿元。全市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5处,总面积39.9万公顷,实现野生动植物珍稀濒危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基本覆盖,崇左特有物种白头叶猴的种群已达157群,整体数量已从300多只增长到目前的1412只。高效推进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工作,强化便民服务举措,提高采伐审批效能,优化和落实惠林惠农政策15项,2023年崇左市林木采伐创造产值17.4亿元,创历史新高。

  (通讯员 凌佳明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瑾雯)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