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广西贵港市品品鲜贵港工厂内,三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一个个优质菌种栽培瓶通过自动化食用菌生产设备流水线,经过机械化灭菌、冷却、接种等工序后进入培育室,全过程所有环节都由先进的科技和设备完成。生产车间洁净无尘,工人装配有条不紊。
小蘑菇,大产业。据工厂总经理叶滔介绍,品品鲜贵港工厂是广西首个现代化、智能化的食用菌工厂,产品以金针菇、鹿茸菇为主,采用绿色高效的食用菌瓶栽模式和液体菌种自动化接种等先进技术,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标准化。食用菌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工厂实现了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一朵朵菌菇正在通过全自动生产线运送
生产车间里忙碌工作的工人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广西汇菇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全产业链带动、“子母”项目模式带动等三个“带动”,结合入股分红、带动脱贫户就业务工、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联农带农,带动港北区35个脱贫村、近700户脱贫户增收、600多名群众就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走进田间,港北区大圩镇大仁村的一亩田“沃众田”辣椒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内,精心培育的反季节辣椒苗长势喜人,翠绿的叶片和嫩绿的果实让人眼前一亮。该基地是北京一亩田公司与港北区政府合作建设的高标准辣椒示范基地项目,引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持续地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现代化的转型升级。
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基地充分利用了大数据指导,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精准营销。此外,基地还选用国家十三五计划岗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高品质微生物菌剂,解决土传疾病,提升生长能力;根据田头土壤检测和气象监测随时调整管理方案,做到全流程的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
培育大棚里的反季节辣椒苗
发展设施农业给大仁村和村民们带来了新气象,也为政府提供了经济发展新思路。原本靠天吃饭的土地变成了现代农业园,为乡村振兴赋能。一期基地建成后,预计增加务工岗位150人以上,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60万元,既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户实现增收,又促进帮扶项目持续发展。“我们每天提供100多个工作岗位,种植季提供170多万用工费用。通过村集体经济形式,周边18个村每年能分一千多万。”一亩田产地运营部总经理魏强表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白嫩肥美的菌菇,长势喜人的辣椒苗……科技与农业结合,铺就出宽广而坚实的致富之路。近年来,贵港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4.8亿元,同比增长5.2%,一产增加值171.47亿元,同比增长5%,两项增速均排名全区第2。(通讯员罗可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