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在演讲。 (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供图)
本报记者 许丹婷 实习生 陈勇铮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的驱动力量,已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行业各领域,成为全球合作发展的新蓝海。
9月19日,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大会在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要员、知名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精英,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管理、农业生产、生态环保、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就如何深入挖掘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开展对话交流、互鉴经验。
AI虚拟人能力平台展示、遥感智能解译平台、水下机器人、随影机器人、舞蹈机器人……步入会场,首先能看到大会在现场设置的广西人工智能成果展,展出区内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企业在语言翻译、遥感智能、数字人研发、全景全态识别、无人机、智慧教学等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新兴技术与应用场景不断快速落地,广西人工智能成果的应用场景也愈发广泛。
近几年,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拓展正在按下“快进键”。在院士及东盟嘉宾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世卿、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分别围绕《数据治理中的人工智能》《脑科学+AI+智能超算的基础建设和应用场景》《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十三大挑战与AI》作精彩的主旨演讲,印尼AI研究和工业创新合作联盟主席哈曼·里扎作《迈向印尼2045年愿景: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演讲。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华为全球数据中心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企业业务总裁邱峰、中国移动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智慧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金镝、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娄超、中兴通讯中国区战略规划部部长左罗、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恩玺、达观数据董事长兼CEO陈运文分别从技术创新、场景应用、产业发展、转型赋能等角度发表主题演讲,并分享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经验,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大家不约而同谈到了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应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与对话。
深层次的交流,汇聚智慧、碰撞思想,每一位嘉宾的发言都让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论坛与会者纷纷表示,论坛让自己拓宽了视野、收获满满,相信通过此次大会,必将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共赢,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搭建广阔平台,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会上,海丝工业品供应链生态平台正式上线,《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发布,一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项目以及数字经济产业链重点项目进行现场签约,同时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合作签约仪式。各领域项目陆续签约,多维度展现了广西与东盟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双方数字经贸合作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大会同期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助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广西行活动,邀请1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专家出席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大会并作主旨演讲、调研中国—东盟信息港重点项目和企业,汇集院士专家智力资源,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问诊把脉”,为广西推进与东盟数字经济融合交流提供智慧支撑,为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区注入新动能。
据悉,本届大会以“主会场+4个分论坛+1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行活动”的形式举办,以“数链赋能,聚智东盟”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实践、云端智能等设立4个分论坛及1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行活动。大会由自治区政府主办,南宁市政府、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承办,共有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职能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等200多家单位约40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