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贵南高铁广西段站房全面投入使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贵南高铁广西段站房全面投入使用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9-03 15:20

  8月31日,贵南高铁广西段站房全面投入使用。

  贵南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包头(银川)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贵阳铁路枢纽龙里北站引出,向南经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广西河池市、南宁市,接入南宁铁路枢纽南宁东站,线路全长48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贵南高铁广西段共有6座新建站房,中铁北京局承建其中5座站房,包括马山县站、都安站、永安镇站、河池西站、环江站。

4f3da60a9dc1ef5d6071773abecabf9

  环江站站房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国家最大的毛南族聚居地的首座高铁车站。在站房整体设计上,以“峰林岩谷,毛南之冠”为设计理念。整体外观形象突出环江县“山水映城”的城市气质;中部高起与两侧平缓形成强烈对比,隐喻毛南之冠、碧水长天的原生态之美。候车大厅采用毛南族特色的“花竹帽”状吊顶,6个帽体紧密相连表达毛南族人民团结和睦、生生不息的生活愿景。候车大厅的墙面和卫生间还使用了环江竹编、傩面具等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元素。

1693551098256

  河池西站站房总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车站共设7条股道,设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2座,设进出站地道2座。以“鸾翔凤集,水韵河池”为设计理念。首先在屋面的设计上,特别采用了层叠式设计。将整体屋面分为三层,充分体现当地少数民族干阑式建筑特征,提升站房整体的视觉冲击力,该设计首次应用在广西铁路站房设计上。在站房候车大厅顶部中央,我们以河池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的“命河”形态为主要造型,这个造型也酷似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命”字,富有艺术和文化色彩。同时顶部两侧以方通造型长短穿插关系形成波浪纹形态,并且在站房立柱上运用铝板阳刻工艺将当地特色的铜鼓造型点缀其中,充分展现出河池山翠欲滴、水清如玉、养生天堂的生态人文内涵。

1693551147027

  永安镇站站房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车站共设4条股道,设基本站台1座,侧式站台1座,设进出站地道1座。以“青山秀水,架木成屋”为设计理念,外观体现当地瑶族特色的干阑式吊脚楼特征,候车厅顶棚采用仿清水混凝土工艺进行施工,有效增大了候车厅空间,提升旅客候车舒适度。

1693551220896

  都安站站房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车站共设6条股道,中间站台2座,设进出站地道1座。都安站设计以“山水之城、风情都安”为主题,站房与周边奇峰峻岭、径河古渡等、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候车大厅装修上融入“澄江风景”、“五彩衣”、“地下暗河天窗”等地方特色元素。

1693551424762

  马山县站站房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车站共设4条股道,设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1座,设进出站地道1座。马山县站使用381片不同规格的反装式双曲面玻璃组成弧面幕墙,形状如同当地传统乐器“会鼓”,展现出“会鼓激昂,壮美马山”的站房设计理念。这也是广西首座采用弧面幕墙设计的高铁车站。

  贵南高铁的开通运营,我国西南地区新增一条交通大动脉,黔桂两省区间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西南与华南地区联系将更加紧密,进一步完善了区域交通格局,将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加快旅游等产业发展,对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 韩超 范文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