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隆林:多措并举“解心结”,走心服务促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广西隆林:多措并举“解心结”,走心服务促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8-31 15:12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境内聚居着壮、汉、苗、彝、仡佬等5个民族约4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2.9%。近年来,该县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境内5个民族风俗有异、习惯不同,纠纷诉求难“理”的现象,积极推行农村矛盾纠纷化解,多措并举“解”心结,靠前走心服务,让一批疑难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全县信访形势持续向好,有力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

  涉宅纠纷依托民族自“解”,情理认同息访争

  少数民族的信访诉求问题实质是因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而造成误会,继而复杂化成疑难信访问题。巧用民族语言交流沟通,拉近群众感情,继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得到群众信任后,大多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

  2020年9月,克长乡苗族杨某因危旧房拆除过程中,工作人员未注意民族风俗而引发其不满,迁怒于拆房子的干部。经乡村干部多次做工作均无果。针对这一情况,该县主动邀请杨登祥、敖德金两位经验丰富的苗族干部,深入其家,用本民族语言宣传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交心谈心,半天时间就把杨某说服,彻底放弃了不合理的要求,打消了制造恶性事件报复的念头,达成了“事心双解”。

  涉村纠纷依托协会联“解”,维护团结平积怨

  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相继成立了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协会,各协会主动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等社会治理工作中,积极运用公序良俗,村规民约,有效推动一些疑难矛盾纠纷的化解。

  克长乡林场村和梅达村分别是以苗族、壮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村,上世纪60年代初苗族同胞陆续迁到壮族聚居区插队散居,从几户发展到63户,人口增长到340人,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以杨某济为代表的林场村村民,擅自扩大争议土地范围,使得林场村周边的原住壮族群众怨声四起,本来和睦相处的两个民族间因土地问题多次产生纠纷,土地矛盾逐渐成为影响双方团结的问题。对前来处理纠纷的干部也不信任,使调处工作无法推进。后来工作组找来苗族、壮族两个协会的会长专题研究化解办法,由两个民族协会代表本民族各自入村屯做群众思想工作,意见统一后再组织两村群众代表,从政策层面、历史原因、民族团结等各方面耐心做工作,最后大家搁置争议,从团结的角度互谅互让,终于使这起闹访了近20年,涉及2个村6个屯700多人的疑难纠纷信访问题得到妥善化解,连续三年来没有发生走访或纠纷,两村群众回归正常生产生活。

  涉农纠纷依托乡贤共“解”,事心双解息诉争

  隆林积极发挥乡贤在德治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将村中威望高的村民培育为“法律明白人”,通过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模式,融情于法,情法并重更接“地气”,使纠纷问题的处理得到群众高度认同,有效化解了一些矛盾纠纷疑案难案。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征地拆迁矛盾纠纷问题成了最“头痛”的信访事。德峨镇常么村20余户群众企图在已被征收的集体土地上违法建房,虽然依法处理但案结事未了,以杨某应为代表的群众仍然强占着土地。该镇反复做工作无任何效果后,请来89岁高龄退休老干部黄某,利用其故土情深和德高望众的身份,做通几个老年人的顽固思想后再劝年轻人,最后让群众彻底摒弃“法不责众”的闹访思想,退出侵占的土地并主动承认错误。

  据不完全统计,德峨镇自2018年以来,通过乡贤参与协调解决的信访问题达30多件,协调解决农村“三大纠纷”类矛盾问题50多件,基本实现“小事不出屯”“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群众安居乐业,这个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每年的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等再现赶圩归来“阿哩哩”的欢乐和谐景象。

  (通讯员 胡新利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