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无法忘却的生命之歌 ——原创歌曲《请别忘记》背后的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无法忘却的生命之歌 ——原创歌曲《请别忘记》背后的故事

来源:新空云2023-07-21 11:50

  2019年6月17日凌晨,时任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从百色驾车回村途中,遭遇山洪牺牲,将一腔热血洒在了她心心念念的“长征”路上,为脱贫攻坚事业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对于黄文秀,我并不陌生,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向百色市委宣传部请教文明创建和信息宣传工作,我怎么也想不到,记忆中那个开朗爱笑而又意志坚韧的小姑娘,怎么就……我的心情格外沉重与低落。一个念头总在心底盘桓,这么好的一位同志走了,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她会给我们留下什么?

  在黄文秀牺牲后,我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到黄文秀的母校以及百色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一系列祭奠缅怀活动。与此同时,广西区内外文学艺术界人士也陆续为黄文秀创作了一些影视、歌曲等作品,对她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我想,我作为百色老区的一名音乐爱好者,是不是更应为她创作一首歌曲?进而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共产党员了解文秀、懂得文秀、学习文秀,于是我就有了创作歌曲的初衷。

  万事开头难。决定创作只需一瞬间,但真正创作却如同“十月怀胎”。歌曲主题要表达什么?切入点在哪里?这些创作要素让我辗转反侧。在黄文秀牺牲后不到一个月,有一天我早早就睡醒了,躺在床上脑海中慢慢浮现出文秀的音容笑貌,想到她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却不幸因公殉职,内心不由一阵难过。当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我突然想到我们党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想着如果我将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和主题教育以及党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我能够写出什么?我想到黄文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主动回到家乡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中,这不正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吗?于是我决定从这个角度作为创作切入点,以黄文秀口吻来进行嘱托,告诫其他共产党人,永远都不能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要忘记这百年来共产党人为国家和民族所付出的一切。虽然她现在永远离开了大家,但希望大家不要悲伤和哭泣,而是把这份悲伤转化为勇担使命、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继续在新长征路上接续奋斗,直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是我确定了歌曲的主题即歌名《请别忘记》。

  歌曲立意一旦明确,歌词创作便水到渠成。结合黄文秀生前拍摄的现场视频,我脑海就浮现出一幅天空下着瓢泼大雨,天空电闪雷鸣,突发的山洪裹挟着山石犹如猛兽般倾泻而下的画面,这个画面直击我的内心。于是我提笔写下:“今夜又下起了雨,天空它为谁哭泣,这样洒着泪滴。今夜又下起了雨,大地在为谁叹息,这样颤抖身躯。”我觉得这样写,既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形,也是自己在借景抒怀。

  天地何以同悲?只因上天不愿看到坚强不屈的身躯倒下,不愿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从人间逝去。我想起黄文秀曾在她驻村日记里写到:“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25000公里……”原来,在她心里也一直清楚,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也是一种长征,也可能会付出巨大代价。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困难,她却没有丝毫退缩,这也和当晚她明知天气不好,仍冒雨回村准备第二天工作的行动相吻合。而这大无畏的行为,不也正体现文秀对初心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吗?于是就有了后面两句歌词:“前行的路啊,我知道不止两万五千里。今夜我只稍作休息。”

  任何非凡的举动,必定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在支撑。我想起了我们党百年来栉风沐雨,想到我们党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壮大至2019年将近9200万党员,想起我们党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共产党人应该以史为鉴,牢记初心,开创未来。文秀的优秀品质,不正折射出共产党人敢于担当、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吗?这样就有了接下来的歌词:“请别忘记,红船上发过的誓,一路腥风血雨。从古田到遵义,湘江曾为谁哭泣,那日夜枪林弹雨,呐喊着前赴后继。请别忘记,对乡亲承诺的话语,和一路倒下的儿女,别让他们叹息。”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红色的。在黄文秀的信念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虽然她在脱贫攻坚事业中牺牲了,但她流淌的热血会和众多牺牲的先辈们一起,汇聚成了鲜红国旗和党旗的点点滴滴。党的未竟事业必然会后继有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团结奋斗中开创辉煌历史,也必定能够在团结奋斗中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由此便有了最后的结尾部分:“我只是那一面红旗,染着的小小一滴,为中华活成梦中的样子。请别忘记,也别再为我哭泣,接好那面旗帜,继续前行。”

  歌词创作出来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曲作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莫掩策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完成了谱曲伴奏、歌曲演唱及制作歌曲MV等一系列后期工作。歌曲和歌曲MV先后在《右江日报》新媒体、百色电视台以及学习强国等媒体播出,并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便是《请别忘记》背后的故事。

  (作者:□李朝伟 口述 陆小冰 黄明攀 整理)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三届链博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 “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