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 李鹏钧 张保军 | 来源: 广西新闻网
现在挂在我心头的事就是抓好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让群众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罗旺彬
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有148户脱贫户,70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4.7%降至清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2016年的0元到72万元的飞跃。
在2023年3月驻村队员到任轮换时,申安村512名村民联合签名,盖下红手印,向镇党委申请他留任,这是村民第二次盖下红手印申请他留任驻村第一书记,是他第五任驻村第一书记。
村民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走进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无论是一望无际绿意盎然,茁壮成长的甘蔗林,还是整洁的难以找到村民随意丢弃一件小垃圾的村容村貌,处处透着一股舒服的感觉。
此时,罗旺彬在“罗旺彬工作室” 办公桌前,完善脱贫户产业奖补资料,要赶在下周一把资料送到镇里申报,让脱贫及时领到奖补资金。
“今天就是星期五了,估计要加班到晚上10点左右,不然周末又得和家人失约。”罗旺彬说,现在脱贫户发展产业,是成熟一批申报一批,目前这一批有19户,只要发展中药材和养殖产业,在5月份,完成一批申报,共计69户,主要是以种植甘蔗为主。
在“罗旺彬工作室”四周的墙上挂着9面村民赠送的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罗旺彬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见证。
2018年2月,罗旺彬父亲瘫痪在床,意识模糊,已经不能说话,已经4年没有在父亲床前尽孝,眼看驻村工作期满,可以回到父亲身边,可是,一份盖满村民红手印的申请留任书让他彻夜难眠。
罗旺彬带着盖满红手印的申请留任书来到父亲的床前,在父亲的眼前展开,一字一字地念着,父亲努力地眨了眨眼,那一刻,他读懂了父亲这位老党员的意思,他紧紧的握住父亲的手,对着瘫痪在床的父亲深深地鞠了一躬,把自己的党员证和村民的申请留任书放在父亲的床头,心理怀着对父亲无比的愧疚,带着父亲的期盼,再次坚定的走上乡村振兴的征程。
罗旺彬是国家税务总局灵山县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16年主动申请到陆屋镇申安村担任第一书记至今,不但缺席两个孩子的中考、高考,也错失许多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他说着对记者说:“留在村里,能帮助群众办好事、实事,得到群众的认可,很有成就感,群众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2022年初,在钦州市税务局的支持帮助下,罗旺彬牵头成立了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为宗旨的罗旺彬工作室。
目前,罗旺彬工作室已联合钦州市妇联打造“钦州市巾帼经济能手培训基地”,为涉农企业提供交流渠道,为农产品供销对接牵线搭桥,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甜蜜产业”助农增收,我很幸福
驻村以来,罗旺彬一直在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奔跑。
申安村依托陆屋糖厂资源和自身土地优势,一直以来都有发展甘蔗种植传统,甘蔗种植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以前甘蔗种植分散,不成规模,产量低,交通不便等问题,经济效益不高,很多人就放弃了甘蔗种植,出门打工去了,原来的许多甘蔗林也成了撂荒地。
2016年,罗旺彬驻村后 ,看着萎靡不振的甘蔗林和成片的撂荒地,就下定决心重振甘蔗产业,把甘蔗这个“甜蜜产业”做强起来。
村民已经被甘蔗伤透了心,如何让村民重新爱上甘蔗?是罗旺彬需要破解的第一个难题。
调整品种结构,规划产业基地,以种植大户示范,带动村民发展。经过和村两委干部不断探索,罗旺彬提出实行“致富能人带动、甘蔗种子护理、化肥物资配套、技术专家指导、砍伐运输销售”流水线产业发展模式。2017年12月,申安村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种植能手施显国成立灵山县国大甘蔗专业生产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农民分散承包种植,企业定期收购,充分带动甘蔗种植生产。
“罗书记动员我发展种植‘双高’糖料蔗,一开始是犹豫的,因为以前种甘蔗缺乏技术指导,村里的糖料蔗产量不高、含糖量也不高,根本卖不出好价钱。”申安村脱贫户刘彪说,在罗书记的再三动员下,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一试就尝到了甘蔗的甜头,每年能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
“村民原来种植的甘蔗品种糖分低,产量低,每公顷产量在60吨左右,收购价也低,‘双高’糖料蔗产量高、糖分高,收购价格也高,每公顷产量起码达120吨,每公顷收入达6.3万元。”种植大户施显国说。
村民尝到“双高”糖料蔗的甜头,发展迅猛,到2022年底,种植面积由原来约66公顷,迅速发展到220公顷。申安村成为灵山县种植甘蔗最多的村,全村1200多户农户中有一半以上种植了“双高”糖料蔗,总产值1200万元,每户年均纯增收至少2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坝基、富久等村500多户农户种植“双高”糖料蔗。
为解决申安村出行和甘蔗运输的问题,罗旺彬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和帮扶单位,通过多方争取县、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累计整合投资1800多万元,修建了75条3.5米宽路面的水泥硬化道路共42公里,配套修建了220公顷甘蔗产业园的水泥路和排水渠,让申安村“甜蜜产业”蒸蒸日上。
群众家门口就业,我很幸福
罗旺彬行走在申安玩具厂生产车间里了,不时低头跟工人交流,询问生产情况、家里老人孩子情况,看到村民忙碌双手,脸上露出幸福笑容。
“玩具厂主要承接喷漆塑料玩具半成品加工业务,最多可提供150个就业岗位,今天到岗工人有85人。” 玩具厂厂长黄仁发说。
2019年,为了创建村级产业,实现村级经济增收,村民就近就业目标,罗旺彬常常驱车上百公里,往返于省、市、县、镇申请帮扶资金,争取到省里的140万元资金建成两个集体经济厂房共1100平方米,与陆屋泰晴玩具厂合作建成了申安玩具厂,可吸收150余名群众和建档立卡人口就地就业。目前,申安玩具厂共有87名群众务工,其中脱贫人口16人,村民实现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
“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打工、带娃两不误!”村民谭春梅说。
玩具厂的发展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飞跃的同时,罗旺彬着手打造美丽村屯,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申安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发展党员,很多村民参加和支持革命,月亮塘自然村是革命村庄。
罗旺彬以月亮塘自然村为抓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2021年4月获得180万元的资金支持,以月亮塘自然村委示范,建成“红色革命村庄”带动村庄绿化和村容整洁,在全村逐步推开。
如今的月亮塘自然村已经实现了“四化”:公路水泥硬化,道路两边绿化,农房立面美化,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无害化。
“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党派来了罗书记,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看着月亮塘变得越来越美,村民黄荣光老人开心地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挂在“罗旺彬工作室”墙上的大字,如今已经一一实现。
人物介绍:罗旺彬,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灵山县税务局干部,曾服役于四川省武警支队,2016年主动申请到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以来,团结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致力于发展产业振兴乡村,与富于民,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宜业村庄;领申安村的乡亲们在致富的道路上躬身前行。(李鹏钧 张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