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罗旺彬:红手印里的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西> 要闻 > 正文

罗旺彬:红手印里的故事

来源:手机广西网2023-07-15 18:50

  作者: 李鹏钧 张保军 | 来源: 广西新闻网

  现在挂在我心头的事就是抓好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让群众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罗旺彬

  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是“十三五”贫困村,全村有148户脱贫户,70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4.7%降至清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从2016年的0元到72万元的飞跃。

  在2023年3月驻村队员到任轮换时,申安村512名村民联合签名,盖下红手印,向镇党委申请他留任,这是村民第二次盖下红手印申请他留任驻村第一书记,是他第五任驻村第一书记。

  村民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走进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无论是一望无际绿意盎然,茁壮成长的甘蔗林,还是整洁的难以找到村民随意丢弃一件小垃圾的村容村貌,处处透着一股舒服的感觉。

  此时,罗旺彬在“罗旺彬工作室” 办公桌前,完善脱贫户产业奖补资料,要赶在下周一把资料送到镇里申报,让脱贫及时领到奖补资金。

  “今天就是星期五了,估计要加班到晚上10点左右,不然周末又得和家人失约。”罗旺彬说,现在脱贫户发展产业,是成熟一批申报一批,目前这一批有19户,只要发展中药材和养殖产业,在5月份,完成一批申报,共计69户,主要是以种植甘蔗为主。

  在“罗旺彬工作室”四周的墙上挂着9面村民赠送的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罗旺彬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见证。

  2018年2月,罗旺彬父亲瘫痪在床,意识模糊,已经不能说话,已经4年没有在父亲床前尽孝,眼看驻村工作期满,可以回到父亲身边,可是,一份盖满村民红手印的申请留任书让他彻夜难眠。

  罗旺彬带着盖满红手印的申请留任书来到父亲的床前,在父亲的眼前展开,一字一字地念着,父亲努力地眨了眨眼,那一刻,他读懂了父亲这位老党员的意思,他紧紧的握住父亲的手,对着瘫痪在床的父亲深深地鞠了一躬,把自己的党员证和村民的申请留任书放在父亲的床头,心理怀着对父亲无比的愧疚,带着父亲的期盼,再次坚定的走上乡村振兴的征程。

  罗旺彬是国家税务总局灵山县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16年主动申请到陆屋镇申安村担任第一书记至今,不但缺席两个孩子的中考、高考,也错失许多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他说着对记者说:“留在村里,能帮助群众办好事、实事,得到群众的认可,很有成就感,群众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2022年初,在钦州市税务局的支持帮助下,罗旺彬牵头成立了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为宗旨的罗旺彬工作室。

  目前,罗旺彬工作室已联合钦州市妇联打造“钦州市巾帼经济能手培训基地”,为涉农企业提供交流渠道,为农产品供销对接牵线搭桥,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甜蜜产业”助农增收,我很幸福

  驻村以来,罗旺彬一直在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奔跑。

  申安村依托陆屋糖厂资源和自身土地优势,一直以来都有发展甘蔗种植传统,甘蔗种植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以前甘蔗种植分散,不成规模,产量低,交通不便等问题,经济效益不高,很多人就放弃了甘蔗种植,出门打工去了,原来的许多甘蔗林也成了撂荒地。

  2016年,罗旺彬驻村后 ,看着萎靡不振的甘蔗林和成片的撂荒地,就下定决心重振甘蔗产业,把甘蔗这个“甜蜜产业”做强起来。

  村民已经被甘蔗伤透了心,如何让村民重新爱上甘蔗?是罗旺彬需要破解的第一个难题。

  调整品种结构,规划产业基地,以种植大户示范,带动村民发展。经过和村两委干部不断探索,罗旺彬提出实行“致富能人带动、甘蔗种子护理、化肥物资配套、技术专家指导、砍伐运输销售”流水线产业发展模式。2017年12月,申安村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种植能手施显国成立灵山县国大甘蔗专业生产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农民分散承包种植,企业定期收购,充分带动甘蔗种植生产。

  “罗书记动员我发展种植‘双高’糖料蔗,一开始是犹豫的,因为以前种甘蔗缺乏技术指导,村里的糖料蔗产量不高、含糖量也不高,根本卖不出好价钱。”申安村脱贫户刘彪说,在罗书记的再三动员下,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一试就尝到了甘蔗的甜头,每年能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

  “村民原来种植的甘蔗品种糖分低,产量低,每公顷产量在60吨左右,收购价也低,‘双高’糖料蔗产量高、糖分高,收购价格也高,每公顷产量起码达120吨,每公顷收入达6.3万元。”种植大户施显国说。

  村民尝到“双高”糖料蔗的甜头,发展迅猛,到2022年底,种植面积由原来约66公顷,迅速发展到220公顷。申安村成为灵山县种植甘蔗最多的村,全村1200多户农户中有一半以上种植了“双高”糖料蔗,总产值1200万元,每户年均纯增收至少2万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坝基、富久等村500多户农户种植“双高”糖料蔗。

  为解决申安村出行和甘蔗运输的问题,罗旺彬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和帮扶单位,通过多方争取县、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累计整合投资1800多万元,修建了75条3.5米宽路面的水泥硬化道路共42公里,配套修建了220公顷甘蔗产业园的水泥路和排水渠,让申安村“甜蜜产业”蒸蒸日上。

  群众家门口就业,我很幸福

  罗旺彬行走在申安玩具厂生产车间里了,不时低头跟工人交流,询问生产情况、家里老人孩子情况,看到村民忙碌双手,脸上露出幸福笑容。

  “玩具厂主要承接喷漆塑料玩具半成品加工业务,最多可提供150个就业岗位,今天到岗工人有85人。” 玩具厂厂长黄仁发说。

  2019年,为了创建村级产业,实现村级经济增收,村民就近就业目标,罗旺彬常常驱车上百公里,往返于省、市、县、镇申请帮扶资金,争取到省里的140万元资金建成两个集体经济厂房共1100平方米,与陆屋泰晴玩具厂合作建成了申安玩具厂,可吸收150余名群众和建档立卡人口就地就业。目前,申安玩具厂共有87名群众务工,其中脱贫人口16人,村民实现挣钱、顾家、务农“三不误”。

  “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打工、带娃两不误!”村民谭春梅说。

  玩具厂的发展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飞跃的同时,罗旺彬着手打造美丽村屯,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申安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发展党员,很多村民参加和支持革命,月亮塘自然村是革命村庄。

  罗旺彬以月亮塘自然村为抓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2021年4月获得180万元的资金支持,以月亮塘自然村委示范,建成“红色革命村庄”带动村庄绿化和村容整洁,在全村逐步推开。

  如今的月亮塘自然村已经实现了“四化”:公路水泥硬化,道路两边绿化,农房立面美化,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无害化。

  “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党派来了罗书记,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看着月亮塘变得越来越美,村民黄荣光老人开心地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挂在“罗旺彬工作室”墙上的大字,如今已经一一实现。

  人物介绍:罗旺彬,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灵山县税务局干部,曾服役于四川省武警支队,2016年主动申请到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以来,团结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致力于发展产业振兴乡村,与富于民,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宜业村庄;领申安村的乡亲们在致富的道路上躬身前行。(李鹏钧 张保军)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