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21日,广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措施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据介绍,广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民族特色浓郁,广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巩固发展的生动实证。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于201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广西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近年来,广西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红色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践行弘扬莫高精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左右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规划编制计划》获得批复,为建设文化旅游强区提供有力支撑。广西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物保护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进一步提升广西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自治区、市、县三级文物保护管理单位的职能,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政策落地见效。
考古和遗址公园建设全面加强。开展合浦县望牛岭一号墓、越州故城等文物考古发掘,完成平陆运河、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中的考古调查勘探,公布南宁顶蛳山遗址等4处为第一批广西考古遗址公园。以桂林甑皮岩遗址、合浦汉墓群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项目为契机,大力推进大遗址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文物保护和申遗工作持续推进。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宣传普及,全区广大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得到提升。从文物保护传承发展中汲取创作题材和灵感,组织创作了舞剧《碧海丝路》、音乐舞蹈诗《花山》等一批展现历史灿烂星空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恭城县乐湾村古建筑群、梧州近代建筑群等一批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申遗工作,完成合浦海上丝绸之路监测(展示)中心主体建设、《灵渠保护规划》编制等任务。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推进。开展革命文物定级和规范定名管理工作,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策划推出“百年奋进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广西历史展览”“红旗漫卷壮乡——中国共产党在广西革命历程文物图片展”等系列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推出十条广西红色游学精品线路。
博物馆建设管理不断强化。持续推进特色博物馆建设,列入中央免费开放补助名单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64家。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有形、有感、有效提升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展览质量。精心组织一批精品展览,助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文物平安工程稳步实施。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建立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协作机制。
非遗保护传承有序有力推进。2022年初,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瑾雯)